(散文)秋慧女士
毓秀的南山,一股清流自沣峪而出,汤汤泱泱,谓曰沣河,出山向西北约十里,太平河汇入,再向前约一二里,潏河又汇入,交汇之处落差数米,形成瀑布,甚是壮观。落差处设坝置闸,湍湍之流顿时形成两种景象。坝上形成湖泊,水面像一面镜子,蓝天、绿树、碧水、白云,时不时鸥鹭翔集,溅起片片涟漪,水光倒影,人在堰上,恍如仙境。坝下则浪花翻滚,水流湍急,奔泻而去,似壶口小缩影。两处景致不同,一动一静,虽乃人工雕琢,却不同视觉享受,使人感慨万千,心旷神怡。
这便是三河口。
挨着沣河右岸,有一村子,曰北张村。
“沣出纸,水漂帘”这句古老的歌谣在沣河沿岸传唱了几千年,古老的蔡伦造纸术也在沣河岸边的北张村传承了数千年。涓涓沣水滋养着勤劳、善良的北张人,浑厚的造纸文化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北张儿女。
有一位温婉的女子就生在北张,长在北张,从小便和纸结下了不解之缘。女子的父亲曾在部队文工团工作过,喜爱书画,受其影响,她从小就在家乡的白麻纸、黑构纸纸上学画写字,写好了,拿给父母看,得到鼓励,劲头就更足了。
这位女子便是王秋慧女士,一位以小楷见长颇具实力的的书法家。
认识秋慧女士,先是在博客上,看见她空间的帖子,俱为小楷作品。后来在一些展览上,也屡屡看见这个名字和她的小楷书法,独特而养眼。
我对于写小楷之人有特别的敬慕之情。
盖因小楷是一种字径在1~2厘米之间、最能体现沉密精细功夫,并颇具艺术欣赏价值的一种书体。
每看见一方小楷,我便想起唐时的女诗人薛涛,想起她制作的小红笺,笺上的小楷当别致无比。
只觉得对于这样的蝇蚁小字,不敢想,这得花多少工夫用多少心力,一个弱女子,能把字写到今天让行内外都叫好的地步,当非一日之寒所用功。
后来见了她本人,寡言默语,见人总是浅浅的挂着微笑,眉宇间隐约透着坚毅,感觉很婉约隽秀的一位女子。
见的回数多了,才觉得她还是有话的,虽不至健谈,倒也朗笑爽然。
少年的她曾做过一个梦,梦中,一个人,没有路,急的她满头汗淋,突然,天空裂开了一丝亮光,很刺眼,她张着眼努力地看,看到纷纷扬扬、自天而降的都是诗,都是字,那字是娟秀的唐楷,轻盈地飘入河水中,她伸手去接,字却从掌心穿过……
梦里,她和楷书有了一个约会。
秋慧自幼喜爱唐诗,她爱用小楷写唐诗,那时只是乱摹一气,有了这个约会之后,便喜欢上了唐楷,唐楷书集魏晋南北朝楷法为一体,形成了字体严肃端庄,笔划平稳凝重,结构严谨,法度森严的风貌。初唐有虞世南、欧阳询、诸遂良、薛稷四大家;晚唐有颜真卿、柳公权。
她喜唐楷,盖因唐楷隽秀恬静的字体适合她的性格吧。初,她以颜楷为摹,然而,时间长了,她却爱上了钟繇二王的小楷。
小楷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钟繇著名的传世小楷书作有《荐季直表》、《宣示表》等。
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将其演化得更加完美,更赋予欣赏价值。尤以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为她的最爱。
写字是一个很苦的过程。写小楷更需要沉静缜密和执着。几十年如一日,对于王秋慧,不是枉话。她每天早起写一阵,晚睡写一阵,一天期间只要有时间,就是趴在案头,写她的蝇蚁小字,从不间歇。
有城南书社成立,秋慧有了和同仁大家研习的场所,更是如鱼得水。她写在绢上的《黄帝内经》以及黑构纸上的《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让观者大吃一惊。
几位方家谈她的小楷,首先是洁整宁静,其次是秀雅清逸,再者是她集古、雅、拙、静于一体。光有秀柳洁整,那只是抄写工,据此功底十之有八。而要在小小的空间展现其丰富多姿又要显露峥嵘之态,实属不易。而秋慧女士做到了这一点。她的字既端庄又活泼,朴实而严密,雅致而不纤巧,具通融之美,兼有女性的清丽、温雅、娴静、安适之外,还有宽博灵动一面,因而尽显灵逸之态。
读她的字,清心寡欲,字里行间显尽淡泊之志。其篇章里既法相庄严,又色相俱空。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无女子之怯懦,有高士朗秀飘逸之风。
然而,这却需要怎样一个历练的过程,那是涅磐之后的幻化重生。
那年,医生却诊断她得了绝症,子宫癌,可怕的名字,几近绝望的她在跪在佛前苦苦哀求,也许是佛的点化,她拼命抄写佛经,《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金刚经》等等,一遍又一遍,暮归晨起,不歇不停,人只有在生死关头,才能明白生命的意义。后来证明是一场虚惊,只是增生而已,做了一个小手术,就痊愈了。误诊,让她历练了生与死的考验。该哭,该笑,都已枉然。然而从此她对写字从不停缀,从中悟出许多做人的真谛,楷书的真谛,尤其小楷,大有精进。可谓因祸得福,从爱到挚爱到一生之追求,须知世间因果,早有定数矣。
秋慧女士还是沣河岸边沣惠小学的校长,按说她很忙,她却说,忙不是理由,忙过了的罅隙我就写字。她常常在日出日落时到三河口来走一走,看鸥鹭,看朝霞余晖,感悟大自然的绮丽。久而久之,心沉静如湖面之水,纹波不兴。然而暴雨过后水坝一侧更加平静清洁,天清气爽,绿树环绕,倒影旖迷,而坝下一侧则惊涛拍案激流翻滚狂泻而去。这样的静动撞击给了王秋慧以深深的震撼。欧虞颜柳赵,在眼前浮动,钟繇二王在水波上涌显,山川载不动太多的悲哀,岁月却经得起长久的等待,哭也哭了,死也死了一回,还有什么比这大自然的迤逦更让人感触,回来她便将感悟融进笔端字体,习研不辍。现在看她的字沉静中透着坚毅,密实中透着舒朗,著朴里着尽空灵。想必因了这三河口风景带来的感悟与功效吧。
我不想说秋慧得了多少奖,她在校长的位置上若何若何,得奖是对她书法的肯定,做好本职是她的应尽职责,她俱做到了。
然而她说,她不是一个好母亲,时常因工作或者活动难得陪孩子出去逛逛。今年高考,她着意留些时间给孩子,多谢关心多谢支持,如今孩子如愿上了自己喜爱的大学,她才有些释然。她说她也不是个好妻子,丈夫对她的情怀让她感激却也惭愧。在她写得累时,是丈夫帮她捶背揉肩,洗笔递茶,她甚至有偷懒时,是夫君督促她坚持,这是怎一个感激了得,她只有在惭愧中渐行,多习勤练。
无疑,秋慧的小楷书法还有许多不足,譬如张弛不够。好在她意识到了,她说她要学习行草,把行草意性寓于小楷中,使之看起来更加灵动。
她说她还要学习绘画。
从她依然坚毅的目光里我看出她的真诚与挚着,她的野心还不小。
你不说了,她也没多余话,只是静静的坐着,宛若山河口平静的河面,像一个诗人,她真的是一个诗人,《父亲的鸽子》清晨/河岸上空飞翔着一片云/那是养鸽人放飞的鸽子/我问自己/那片云里/是否有父亲的鸽子/鸽子伴了父亲一生/追着父亲的踪迹/从西安的瓦房/飞向兰州的军营/飞向西藏的战场/飞向咸阳的机场/如今,/父亲的鸽子/你在何方......
挚爱生命,谁人不想,然而,小楷的魅力,当值得她用一生去追求!
她是这样说的,她也是这样做的。
秋慧的执着,有目共睹。
盖有此恒心,何有不出成绩之由?让我们共同翘首,以待她取得更大成就。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祭文)张季鸾先生去世七十周年祭文
- 下一篇:(讲稿)大型文学书画摄影音乐采风讲话稿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