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社区帮找回遗失物品 八旬老人…
    • 双节氛围渐浓 社区活动传递节…
    • 政协长安区文化艺术界委员工…
    • 普法宣传进社区 让法律服务与…
    • 西安市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宣讲…
    • 理性看待“长安中考并轨”传…
    • 长安区中招与城六区并轨?趋…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伏塬雷江:我的书法缘

    作者:灵彧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9日 点击数:

    我的书法简介是这样写的,雷江,笔名灵彧,遂卿。又称伏塬斋主,灵井村人。陕西郃阳灵井人。我与书法的缘也将由此简介与诸君道来。

    雷江之名乃父母所起,寄望能“江流有声”。近得书道友人抬爱错解;“雷霆初响,江流有声”,亦得著名学者,书法家叶浓老先生错爱赠诗;“笔情墨趣甚堪珍,清淡雅逸境界深。文赋诗词齐奋进,雷霆江海响新音”。家亲师友之重望,江不敢有怠,笃志向前。

     江乃郃阳雷氏之后,幼常闻先祖“旷世伯乐”雷简夫荐“三苏” 之美谈,又知其以“琴书剑”三绝名世,《书林藻鉴》载;“简夫善真书,行书,守雅州,闻江声以悟笔法,迹甚峻快,蜀中珍之。世传《江声帖》。其所撰并书之《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被载入《金石萃编》、《陕西金石志》等多种金石著作。雷公于《江声帖》中载;少年时历学晋王羲之、钟繇、唐欧阳询、禇遂良诸帖,后又见颜行书《马病帖》、《乞米帖》,苦爱重之,但自恨未及其自然,后任雅州太守,午间小憩,“闻平羌江瀑涨声,想其波涛番番,迅驶掀搕高下蹙逐奔丢之状,无物可寄其情,遽起作书,则心中之想,尽出笔下矣”。每读到此无不感慨万分,于书道若能得先祖之一二,可慰平生。江于书学所好着,与公极似,“楷书以褚,欧为本,行书以二王、米芾、清臣为法.”倾心书道,愿丹青翰墨短纸斜行以尽情怀。

     

      

     

    说道笔名“灵彧”及“伏塬斋主”“灵井村人”可一并说来,黄河之滨有洲曰“洽川”,即《诗经》所云,“在河之洲”洽川之西塬有乡曰“伏六”相传为伏羲氏于此处画六卦故名。加之江命中五行缺土,故而取斋名“伏塬斋”。伏六乡之西南有村曰“灵井”,江便生于此,正东邻村即雷公简夫故里“和阳村”。少时曾一度沉醉《红楼梦》,宝玉所含之玉上有“通灵宝玉”四字,故去“通宝”二字,留“灵玉”以为笔名,有暗含“灵庭之玉”之意,后涉足醉心文史,改“玉”为“彧”取有文采之意,曾以此笔名发表诗词近百篇。

    生养我之故地郃阳灵井村,亦可谓人杰地灵,郃阳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不少有影响的作品,其中战国夏阳鼎,就是于1978年在灵井村出土,该鼎刻13字铭文,系国家一级文物; 灵井村杨家“庆云堂”是清代合阳人在北京琉璃厂规模较大的另一家碑帖店,李鸿章曾为其题写堂额,朝官常来此购帖,至今仍是轰动京城的老字号名店。民国年间,灵井村“庆云堂”本家杨彝尊先生常年在苏杭、沪一带捶拓碑帖。杨与于右任先生交往密切,凭于右任介绍信去各寺庙拓碑,凡名刻拓片再送于先生收藏。杨家至今还有于先生题刻。而杨家故宅仅与我家一墙之隔,昔年于右任先生与杨家所题对联砖刻江亦见之,据家父所讲文革破四旧期间杨家诸多碑拓书籍及于先生真迹数幅付之一炬,闻之让我辈好书者痛心不已。建国后,全国著名的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庆云堂弟子马子云先生亦是灵井村人。故村中习书好文者代不乏人,江自幼便跟随家伯雷鸿昌先生描红写仿,第一张仿“平地一声雷,禹门三级浪” 至今犹记,然先生故去至今已近六年,昔年教授之恩,何以为报?村中钟楼至今犹存清代巨钟一口,为昔日灵井村福隆寺之物,听长者言,文革以前村中神庙,戏台等古建筑犹存数十座,亦可想昔日之繁盛。

    至于“遂卿”,乃是因江于楷书醉心褚河南(遂良),行书好颜清臣(真卿),各取一字而成。

    我有印一方上刻“家在郃阳” ,谈及故土郃阳可谓三日不能言尽其美。仅书法方面,合阳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不少有影响的作品,主要有:1978年灵井出土的战国夏阳鼎,该鼎刻13字铭文,系国家一级文物;东汉建宁二年朱书陶盆,反映出东汉早期隶书风格;书法瑰宝曹全碑,是隶书秀丽一路的代表;唐代显庆三年的王居士砖塔铭,曾被称为唐代墓志之最;还有汉13字残石、魏黄初残石及唐代刘智墓志铭、宋代合阳修县学记碑等一批石碑,都受到书法界重视。明代合阳洽川出土的曹全碑,成为之后影响中国书法史的瑰宝。合阳也因此成为收藏、研究、拓印、经营碑帖金石的要地。明清至民国,在北京琉璃厂、西安三学街,经营碑帖店的多为合阳人。著名的北京琉璃厂碑帖老店庆云堂、西安碑林名店文古堂,就是由合阳人开办的碑帖名店。明代县丞叶梦熊(字华云),在寺院培养学子,留下“谒太史公墓”、“重修太清观碑记”等书法石刻。清初进士雷学谦、举人康乃心,乾隆间车永昭、褚千峰,道光间车顺轨、侯仁朔,光绪间车允臧、候晋康等,都留下诸多金石佳话。1934年,党晴梵先生与张寒杉、寇遐等组织“西京金石书画学会”,成为陕西书画艺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其书法篆、隶、楷、行、草无不精湛,所著《待庐论书百绝》是一部有个性的古代书法史论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马子云先生,一生精研碑石拓片,整理金石遗物,为书法艺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还有范清丞、杨凤晴、行知省等,都在陕西金石史上留下一定影响。清代以来,《金石图》、《书品》、《访碑见闻录》、《碑帖鉴定》、《传拓技法》等一批有影响的金石著作,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宝贵资料。直至现在,合阳仍弥漫着浓厚的书法金石风气,书画名家如;王德荣先生,雷珍民先生,王国声先生,贺荣敏先生,雷世斌先生等等。

         江近年习书受雷珍民老师影响甚大,早年于镇上茂林踅面店见先生法书,每去镇上,便常驻足。后高中考入黑池中学,学校“蔚秀楼”便先生手笔,先生乃黑池人,故乡间墨迹甚多,高中之三年,得空便寻访学习,直至大学考入西安才有幸得见先生,蒙先生不弃,常点拨一二。先生之做人,学问,书法实我辈之楷模,我当苦心向学于先生,以得先生书道之三昧,曾书诗以勉;“关雎一唱五千载,洽水多育旷世才。我辈当怀先贤志,愿传薪火苦中来。”

          以上如此种种,故土佳碑名拓,先贤名士,无不让我辈后者,躬身勤勉,孜孜向前。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卢涛被聘为西北书画院常务理事
    • 下一篇:长安区庞留村著名“成氏”的迁徙源流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