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柔和善的力量
讲一个小故事:一个秀才,到庙里问和尚“你们佛门弟子一向以慈悲为怀,行善为先,把你手里的禅杖给我吧”,和尚说“你没听说有一句话叫,君子不夺人所好吗?”,秀才说“我不是君子”,佛说“我也不是佛”。在生活中往往能听到这样针锋相对的对话,说俗一点叫“抬杠”。你不仁我不义的弄得两败俱伤。其实大可不必这样,人类的好多事情最终都是在融合的气氛中解决的,最起码也是在强压火气的情况下,坐下来理智的解决的。就连战争也是一样,当敌对双方打得天昏地暗不可开交难分伯仲之时,停战谈判是经常发生的事,这种柔而善的谈判办法,往往是解决尖锐问题的最佳办法。
中国文化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之说也是柔与善的力量造就的,当天和地处于混沌状态时,盘古并没有置身其外用刀砍斧劈来为之,而是和天地融为一体在其中,用融合的力量,用善意的理念,使天之阳气日升高一丈,使地之阴气日增厚一丈,经过一万八千年的阴阳分化,才开辟成了一个朗朗的乾坤。水是柔弱的,当它立志要归纳大海之时,为了经过万里迢迢沙漠河床不甘涸,还需靠更柔弱的水汽来实现,水汽变成云盘旋在大海上空,云再变成雨水归于海洋。
最近老听说一个人的“气场”如何旺、“人脉”如何好,这似乎有些玄妙的说辞,还真是意味深长,有些嚼头,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起初我以为说的是人的气质和魅力,我现在觉得远不止这些内涵。从大道自然的道家可以说开去:人活的是一个“精气神”,精是维持生命的真气,神是真气激活五脏六腑而生的气血,气血又是由人脉推动的,人身体又有阳、阴、中三气存在,若三气失调身体就会不适。况且人的气血不和时身体也易染病。人健康的好坏还和人的心态有关联,心态好,精气神就足,心态坏,精气神就差,心态又与人的处世有关。从这点出发,人就是一个自然与社会有机融合的综合体,作为肉体人的自然属性,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无不闪烁着处世的属性,也就是说,作为社会人的一面,在“精气神”上体现的社会属性的综合实力表现,就自然成了这个人的“气场”。显然,气场旺,人脉旺,运道就旺。提起“气”,人容易想到“袅袅的”、“柔柔的”这些词,岂不知,就是这些只能感知,有形似无形的东西,才有着无限的震慑力。
看来,只要顺应天地之气的内在规律做事,就会天地人合一而事顺;只要调理好身体的阴阳二气,以矫健的身心投入社会,才能顺利获得社会环境中的人脉气场。人是自然的赤字,就要以柔且善的反哺行为来和自然融合,才能称得上人是天地间精灵的称号。
柔和善的力量,不仅在道法自然中是如此,在人类社会的故事演绎中无不处处闪烁着善和柔的魔力。就拿电视连续剧《突然心动》来说,主人公之一的叶霜就是一个典型的善良理智,通情达理的女性,在她的处事原则里,好像永远都没有过激的事情,什么事她都可以面对,什么人她都和你说理,再难接触的人,她都可以以和善平和的态度来与你相处沟通。在一般人看来,软硬兼施要夺自己丈夫的情敌绝对是死对头,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但在叶霜看来,还是可以通过善心感化的,即使没有达到目的,还是从长远考虑做了让丈夫给情敌的决定,她做事从善出发,以考虑先不伤害别人为前提,看似柔弱,其实那才是最强大的,因为她赢得了人心,赢得了感情,这些东西是不能通过硬来获取的。那个偏执疯狂,做事以自己为中心的第三者“简”,最终还是败给了叶霜。你能说叶霜式的善和柔不强大吗?
人类社会走到汉武帝时代,采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来治国,在取得成功的同时,难免有失偏颇,似乎把道家思想的精髓忘乎所以,在不知不觉间吃了大亏。别的不说,就拿强调人治方面,似乎与自然形成了对立面,人类在大自然面前“逞能”遭祸殃的例子不胜枚举。人类在人治方面忽左忽右的做法,不知害了多少国家有用的人才。是该汲取教训的时候了。可喜的是,随着国学的时兴,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道家思想并不是消极的、出世的东西,而是具有极强穿透力的朴素人文精神理念,它在引领人类走向光明前景上和儒家思想有殊途同归之妙。人类正在吮吸着古代先贤圣人多元化的思想精华,正在融合着、和谐着一个崭新的世界。这种融合的力量,和谐的力量不正吻合了柔和善的力量吗?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杂文)看电视连续剧《突然心动》有感
- 下一篇:(杂文)话说《刘海戏金蟾》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