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宫:汉武帝于此祭祀太一神
祭祀,源于先民对超自然力量的不解,恐惧,为了自身的繁衍和祈求平安而进行的一种膜拜的仪式,包括一些生殖崇拜的祭祀仪式;在夏商周早期国家祭祀活动中,出现了天神、人鬼、地,三大至上神,春秋战国之后,周公“制礼作乐”将祭祀纳入国家礼典之中。《礼记•王制》云:
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天子祭天下名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他者。
由秦到汉,特别是两汉,由于“皇帝”、“天子”受“皇权神授”统治需要和神仙方术等思想影响,国家祭祀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备。
《荀子礼论》说:
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
祭祀不仅在国家层面,在民间底层,表现在祭祀的不同方面或祭山川,或祭太宗等,规模大小不一,形式各异,膜拜思慕核心不变,一直延续至今。
太乙宫位于长安东南约五十里,当属终南山脚下。关于终南山,说法各一,不在此赘述。但即使最狭义的终南山,周南山,都南山,南山,等等,从地理位置、范围上讲,应为现在的太乙谷两侧附近,主要在现在的翠华山辖地。
《都穆终南山记》云:
一名徵源池,水广数丈,深丈许,锦鏻浮游,人莫敢触,自昔祷西,咸在淤是。
周天子都穆描绘之地,当为今翠华山天池(堰塞湖)。清•华沅在《关中胜迹图志》中写道:“……太一当属今之南五台。”(当时南台山应包括现翠华山,南五台辖地,笔者推断,特注之。)
太乙当中有太乙元君湫池(也指现在的翠华山天池,笔者注)汉武帝元封二年祀太乙于池,建太乙宫,又山有太乙峰,太乙池,南望终南山,如翠屏环列,芙蓉万仞,直插青冥,旁若巨壑,深肆无景,与终南山不相峄属,则太乙自当专属之,五台山不得谓之终南矣。
这是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亲自考察所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太乙谷早名应有,至于终南山,范围较大,当时清朝的南五台应又称太乙山。在所绘图中,只见五台山,未见翠华山之称,至少可以说翠华山得名于清乾隆以后,以前应该也称太乙山。太乙谷附近肯定建有太乙宫,至于具体在何处,有待考证,应在今之天池附近或太乙镇,一说有上,下有太乙宫,也相对应。
那么说现在的太乙宫镇应为下太乙宫,宫有旧址,过去院内曾存北宋残碑及重修太乙宫碑记一通并塑有太一神,我曾去过,现已荡然无存。
至于太乙,太一。泰一神等称法,我觉得古时最早可能略有不同,但在发展统一起来了。我还是习惯称之为太一神,这也符合中国汉字的造字意思,把现在的太乙宫称为太乙宫。
在战国秦汉时代,太一除了是一方民众信仰的神,在道家里也是代表宇宙根本的思想因子,在星象家构筑的天宫统治中,太一成为居于紫宫中的帝星,——即北极星,三者在发展中有一定的渊源,一般人们认为太一神源自道家作为世界本原的太一理念,用太一代替上天(帝),乃天地万物的创造法主,玄而又玄妙的至上神,是人类思想发展的必然,也产生了人类原始的宗教。
太白山也有太乙山之称,主要从星象角度而讲。
汉武帝祭祀太一神于太乙宫,我觉得应该先从祭祀的地点说起。
汉武帝举行封禅大典,选在山东泰山脚下。封禅是古代帝王告祭天地的盛大典礼。古人认为,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日神。对名山大川神灵进行祭祀,正是统治的需求,表功示德,祈求平安,祥瑞风云等,无一不在展示作为“皇帝”在世俗社会的权力、功德和作为天子君权神授,百姓臣服的虚拟关系。在山脚下行封祭,禅祭,是基于“盖天好阴,祠之必于高山之下,小山之上的祭神观念”,山南水北为阳,山阳应为山北,太乙宫在秦岭北麓,太乙山下,特别是天池上太乙宫,更符合祭祀太一神的地理位置,但设立祭坛略显狭小,下太乙宫也可以讲的通。下太乙宫应为现在太乙宫街道,包括西安翻译学院,四皓村等地,北望长安,南倚终南,远望渭水,视野开阔,丘陵地带,可以看做在小山之上,完全符合设立祭坛设立要求。
汉武帝祭祀太一神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史记•封禅书》这样记载:
亳人谬忌祠太一方,曰:“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日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用太一牢,七日,为坛开八通之鬼道。”于是天子令太祝立其祠长安东南郊,常奉祠如忌方。令祠官领之如其方,而祠于忌太一坛旁。
汉高祖刘邦曰:“北畤待我而起,自以为获水德之瑞。”在秦祭祀“白、青、炎、黄”四帝的基础上,增加黑帝,即“五帝”。除雍五畤(应在凤翔附近,笔者注)文帝在长安城郊立有渭阳五帝庙和长门五帝坛。
由于五帝的身份平等,自身信仰的缺憾,出于统治的需要,在汉时极力推行“孝治天下”中,皇帝汉武帝急需建立一套除了血缘关系而模拟的父子关系,即与天虚拟的父子关系,统治人民,起到君权神授的作用。虽然汉武帝心里疑虑,在多人献言之后,“五帝太一佐也,宜立太乙而亲郊之。”“黄帝郊雍上帝,宿三月”,“黄帝按万灵明廷。明廷者,甘泉也。”文治武功的大汉天子——汉武帝终于得到了启发,受阴阳相应的一统思想影响,郊雍五畤之后,于(公元前112年)十一月冬至日立泰畤于甘泉(今之淳化县甘泉宫,笔者注)与此对应,于(公元前113年)十一月甲子始立汾阴(今山西万荣县附近,因汾旁有光如绛,上遂立后土祠于此,笔者注)后土祠,实现天地神灵的对应。“天子亲郊见,朝日夕月,”于甘泉祭太一,于汾阴祭后土。
其实,“泰畤”甘泉宫,并不是武帝奉祠太一神的最早坛址 ,在此之前,汉武帝就采纳过方土薄忌的祠法。
在长安东南角祭祀,可以说“甘泉泰畤”师承于“薄忌太一坛。”《西安府志》载:“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祀太乙之君湫池,起澄源阁。”可以推测,太乙宫应早于甘泉宫。“五年(公元前112年)十一月癸癸末,始立太一祠于甘泉。”(《汉书•郊祀志下》)
“甘泉泰畤紫坛,八觚宣通象八方。五坛周环其下,又有群神之坛。以《尚书》礼六宗,望山川,遍群神之义,紫坛有文章镂黼黻之饰及玉、女乐、石坛、仙人祠,……不能的其象于古。”(汉成帝丞相匡衡奏言)可见太祭三重(垓)八陛(八道鬼道)的繁华,排场,占地之大,我想只有在太乙宫这片比较广阔,平坦之地,方可实现颇受“巫盅之祸”,气度非凡的汉武帝祭祀太一神的梦想。
《通书•三洞秘典》记载:“九天无量三林,太乙元君之周大风雨,神龙水仙皆历焉。武帝元封初降于终南山巨谷间,元气凝结,隐然成像,东土20里许,出一天池,龟鱼游泳,莫之感触,帝初建上下宫,送羽焚修,封其曰太乙,池曰澄源。”
有人统计,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巡幸三十四次,前二十七年,打击匈奴,统一中国,只有四次巡幸。从公元前一一三年以后,以封建禅求仙,寻求“不老丹”为主要祭祀活动。
“古者天子夏了亲礼上帝于效,故曰郊。”郊祭秦时三年一效,郊时为十月上旬,秦在岁首十月,文帝改为夏朝正月,汉武帝“十一月辛己朔旦冬至,昧爽,天子始郊太一。”(《史记•封禅书》)可以看出,正月祭拜太一神。关中正月,极有可能大雪风飞,祭拜时仪仗浩荡,车驾艰辛,乐舞相伴,天气,吃饭,路程都成了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加之有违背阴阳之义等,后来建始元年(公园前32年)成帝在长安南小郊兴建天地祭坛,用以取代甘泉宫和汾阴祠,一并废除雍五畤与陈宝祠。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祠泰一,五帝于明堂上坐,高皇帝祠坐对之。”新莽时期称“太一神”为“皇天上帝太一”,祀上帝于南郊。但到了光武帝刘秀,“皇天之帝太一”,去掉了“太一”,对至上神进行了重新塑造。到了唐朝,李世民尊老子为祖先,在楼观台大修宗圣宫,那是后话。
太乙宫小镇世居有一“四皓村”,据传四皓村曾隐居终南山于此。山上西峰现有接圣台一说,接圣台据说为汉武帝祭祀太一神之地。笔者认为此地险要,有些太高,似乎不当。太乙宫作为汉武帝祭祀太一神的地方,有许多历史的秘密有待我们去破解。有一点,可以肯定,汉武帝在此祭拜过太一神,可惜由于兵火等原因,加之人为破坏,现在几乎看不到多少过去宏大的历史场景遗迹。
祭祀关乎皇帝权威,天子尊严,国家信仰的神圣,更在于建立一种能够正常运转的封建秩序,基本是国家财政出资,直接用“上林苑”珍禽,由太常等专管礼仪礼官负责落实,皇帝钦定礼仪,是一件国家极其重要之事,对于加强统治,促进和谐,强化农本思想和封建礼教等具有重要作用。祭祀之地也是当时的政治文化重要交流之地,太乙宫的历史地位不可低估。唐王维的“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既是对自然气象抒怀,更是对太一文化的感慨。
《史记•乐书》曰:“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据说元宵节灯火之俗始于汉武帝祭祀太一神,有称“上元节”。
走进长安太乙宫,我仿佛看到祭坛的奇兽飞禽,美酒兰香,熊熊大火,听到礼仪官的声音:“开始以宝鼎神策授皇帝,朔而又朔,终而复始,量翌警拜见焉。”一道瑞光,从太乙宫上天飞驰而上,广施吉祥。
2010年8月18日夜匆于长安南郊
备注:本文正在修改勘校之中,一家之言,未经作者同意,谢绝使用。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诗歌)我的夜
- 下一篇:(杂文)衡山南岳大庙“旅游产品价格定得…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