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瓶煮水三冬暖
晨起,天阴,母亲说下雪了,院子的地是湿的,空中未见雪花,可能是凌晨偷偷下的,刚好借着寒意喝茶。
用昨晚从麦德龙淘来的炭精点燃泥炉,果然无需木材与蒲扇,仅需一根火柴即可,一会小木炭块就烧着了,几乎无烟,于是把前天才淘到的一把铁壶架上煮水,盖子上錾着“瑞云堂造”字样,小巧素雅,壶壁外侧,仅有一道铁刷刷过的痕迹,不细看,几乎看不见有刷痕,无来无去,凭空掠过,颇具禅意。当时在众多的铁壶架上一眼就喜欢上它,一直想拥有一把铁壶,终于实现了,欣喜无比,当晚回来用电磁炉煮水清壶,放置在茶桌上越看越喜欢。对铁壶的认识还是从如荠居士处得来,这次随如荠居士到福鼎参加“第四届世界禅茶文化论坛”时就携带了一把龙文堂造的铁壶,所到之茶会,均以铁壶煮水,不但煮出了上品的水,也平添了几分雅趣。回来后便下功夫淘铁壶,终于在一位茶友处遇见,当下拿回,呵呵,一路开车都是喜滋滋的。
炉子是前年在书院门一个买茶壶的小店淘来的,比潮州风炉大气,酷似一个花盆,买回来一直没有使用。在西安找木炭还真费了功夫,问了几个朋友,都说现在国家不允许烧制木炭,不好找,有人还建议我问买烤肉的,于是我驱车问了几家烤肉店,人家说,现在都用无烟煤烤肉,木炭太贵了,本想去麦德龙看看,朋友说,千万不要去买麦德龙的木炭,他买了两箱准备到山里野外烧烤,很难点燃,而且很贵。看来生木炭炉煮水泡茶的愿望不好实现了。这时郭风提醒我,你家外甥女不是在做烧烤么?你问问她,于是打电话,呵呵,竟然真的有木炭,而且,给我送到茶室,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大千世界无欠无赊,圆满具足,缺的是去发现的心。
用竹篮盛了一些木炭,用在超市淘来的竹筷子夹几块放入炉内,一会便红炉初暖,壶嘴吐散白气,书斋暖如三春,约五分钟,松涛阵阵,恰似置身终南林壑间,未端茶碗,快意已生。
水是少陵原崖畔自流的清泉,这眼泉无名字,但是滋养了兴教寺一千多年,无人知道它从何时流出,但是无论旱涝均不减出水量,或许是玄奘大师有灵,以此泉来惠及历代在兴教寺为他守塔的僧众,同时也在暗喻着“不增不减,”的大道吧。此水偏硬,壶内常结水垢,于是储之砂缸内,以竹炭吸附,似乎效果不大,但也无法选择,塬上本来就干旱,仅此一水。
取来一白瓷盏,温洗后中投昨晚大唐御品荷花送的午子绿茶,瀹水三道,味清,汤绿,香淡,回甘厚,有淡涩感,唇齿含香,真鲜茶也。铁壶嘴短而含蓄,出水较缓,习惯了随手泡的注水通畅有些不适应,但也以此刚好抑制性子急躁的缺点,反而更有意义。凡事,慢慢则来,急则不得,要不怎么人常说:“慢慢来,急不得”。品一席好茶,更需虚融身心,静心平气,否则茶味不得矣。
放下茶盏,敲字发文时,接荷花短信,
曰:和您分享人生八宝:
· 结交两种人:良师;益友。
· 配备两个医生:运动;营养。
· 练好两项本领:做人让人感动;说话让人喜欢。
· 多吃两样东西:吃苦;吃亏。
· 培养两个习惯:看好书;听演讲。
· 追求两个一致:兴趣和事业一致;爱情和婚姻一致。
· 争取两个极致:把潜力发挥到极致;把生命延续到极致。
大雪节气,保健康,荷花呈。
读罢,炉火温红,壶嘴热气蒸腾,松涛阵阵,窗外鸟鸣竹静,晚课的钟罄伴随着暮色渐渐朦胧。
末后再占一句:
铁瓶煮水三冬暖,白瓷瀹茗六月寒。
人生若得无他事,闲坐清斋一水间。
注:
清 斋:清净之持斋也。由下午至明旦不食,谓之斋。释氏要览下曰:今民俗以辰刻饮一杯水,终日不食,云清斋。;谓茹素戒荤也。王维诗曰:松下清斋折露葵;楞严经曰:我时辞佛,宴晦清斋。(注)清斋,净室也。
一水间:迎新博友之茶室名。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