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话柿子
曾写过一片《我爱家乡柿子红》的散文,为咱长安的柿子和农家乐旅游宣传过,今天我要为长安沿山的柿子产业鼓呼呐喊。
长安沿山百里盛产柿子,是当地传统小杂果之一,种植历史悠久,百年柿林连片而生,近几年栽植有增无减,然而效益总是不佳。究其原因,农民出售的多为鲜食柿子,一般的每斤3-5毛,好的火晶柿子最多买到一元,可以说柿子是咱西安最便宜、最廉价的水果了。
毋庸置疑,柿子树的栽植,使沿山美景锦上添花,尤其是金秋时节,乡村街道柿子红遍,田野柿园层林尽染,大大吸引了城里人的眼球,采摘柿子也成了农家乐的主要活动之一,拉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的发展也确实带动了鲜食柿子的销售,然而鲜食柿子储存难、寿命短,游客不敢多买,这就出现了卖柿难得状况,很多卖不完的柿子最后被迫烂掉、倒掉。
没事总爱瞎琢磨,如何抬高柿子的身价呢?只有走深加工的道路,将传统的加工手段产业化。
比如加工柿饼。柿饼味道好、耐储存,秋冬春三季可售,每斤4—5块钱,身价是鲜果的十倍!这个传统工艺,技术要领简单易学,一般农村妇女都能加工,如果能成立销售协会或合作社,像助邦鲜桃、沣峪葡萄那样注册商标,统一包装,打出品牌,一定会不愁卖的。
再如制作果醋。柿子做醋,古已有之,纯天然食品,口味纯正,保健养生,在工业化的今天,若能将这一技术发扬光大,引进制醋企业,规模生产,柿渣亦可养猪肥田,循环利用,一定会取得良好效益,鲜柿子的收购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还是那句老话,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盼望长安沿山的柿子树越栽越多,使农村的景致更迷人,柿子产业真正能做大做强,使农民的生活更红火!
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一日
王佳毅《我爱家乡柿子红》:
/cawy/ShowArticle.asp?ArticleID=3017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