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活
"珍爱生活"是我读长安诗人贾楚风先生的散文诗、诗合集《流浪水仙》所发出的感慨。诗人不曾惯用李白的豪情,也无须像李清照所抒发忧愁让读者共泣。然而正是这种清新质朴淡淡的笔调才更自然地反映出人世间的本真生活。不管是苦的甜的,爱的恨的皆来自于生命与自然间必备的七情六欲。诗人贾楚风就像《自画像》里称自己"缺乏阳刚点"的颇俱温柔些的男子。说来也巧,我在给《长安文苑》的"楚凤梅"(笔名)写信寄稿时总认为是一女士。
通读贾楚风先生的诗文,不难窥察出诗人对生活的珍爱,给人的感觉是缓缓流淌的一线甜甜细水,这从《噢,父亲》、组诗母亲之一之二三之四里都有详尽的描抒。爱情诗更是有爱的微醉,恨的失落,希冀一种被爱的关切。对爱妻、新生儿那种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感、幸福感在诗的行列中发出心灵的召唤,唤回那人世间的美好情感。
诗人有诗人的烦恼,"千古事的文章/是自己终生难以赦免的疚愧"--《自画像》这样的诗句缘何而来?--无疑是对生活的过程产生了疑问。《另一种讴歌》恰恰是诗人贾楚风在不经意间已尝试了生活艰难,因了无休止的疑问才产生"是否留意,是否深悟/这也是一种讴歌一种抒情"来表达内心的矛盾,尽管心里已有了定数强迫自己接受"应该相信生活是残酷的魔鬼/撕心裂肺也是个缺的终结",但还是想用这种"讴歌"形式来保留"悠长的歌唱,能象征毅志的坚强。"《谁敢说》,《总怕》无不体现诗人的另一种彷徨。以致诗人浮想联翩:想伟人想诗圣、想黄土陕北黄陵宝塔升华到"文艺"这个唯一能抒发的文体。这是诗人在思想境界超脱的一步进位。
感观贾楚风先生,还是爱悠悠恨悠悠缠绵悱恻的一情种,《雨夜话黛玉》是诗人爱的前提,在诗人笔下《甜甜的断裂》中有这样的人生感悟:
路断在欢畅的旅途
酒绝在将要酣醉中
爱情分裂在死去活来的佳境
生命结束在不应该的英年
是人生的残酷
也是甜甜的风景
诗人的这些诗句已经明显走向洒脱,诗人把具有这些高瞻远见思想抱负的人称为"伟大的思想者,本身就是人类的太阳。"这也正是诗人想"珍爱生活"的重要原因。"爱情分裂在死去活来的佳境"一句为他的爱情诗作了深层定义。其实是人只要感受爱,谁人又不是如此?
《总怕》、《相信时间》、《渴望一见》、《想你》《雨》散文诗《越是了解越爱》等诗句无不纯一色地表达爱人的被动。《难以弥合的错》《折磨的爱》更深层地折射出重心。"爱情的价值并非爱的本身,女人的价值并非取决于真诚的天秤,分手的结局也并非在意料之中"--《难以弥合的爱》。《折磨的爱》是"男人的视野不是爱情的花环/男人的梦不全是五彩的恋情……"这缕缕碰撞火花后的遗憾,只能从这样的诗句里才够诠释得明了透彻一些。
综观贾楚风先生那淡淡优雅的诗风,是未见其人已感到一个善良通达对生活对生命充满挚爱的男子形象勾勒得棱角模可。对亲人爱人极富爱心是贾楚风先生应该的为人。曾经失去过的爱只好如是借一些湿漉漉的诗句鞭挞他踏上诗坛成为诗人。
想说的是,透过这些诗句不难看出也有一些消极情绪要多于乐观,(这也是生活逼的)尽管上进的诗句也不乏章篇。总的说来,对诗的意境还缺乏新意。这也正与贾楚风先生的人文极善极谦形成。笔者自己也才疏学浅,可能点拔得不太到点,还望贾楚风先生多多包涵。人各有异,性情不同。也就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一样道理。
《流浪水仙》就像是一首婉转的情歌,她既让你流连往返,又不得不使你在这之上跃跃欲试想深度尝试什么。所谓的美食其实也正是人们不经意间看到却很少咽过肚的杂粮呢。这杂粮就是生活的万花,所以,读贾楚风的诗其实就是告诉你要更加"珍爱生活"!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