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凤栖园
仿佛做了一个梦,我一夜之间来到十三朝古都长安,结束了“五湖泊荡”的生活。从那时到现在,不多不少正好十个年头。
我住的地方叫凤栖园。顾名思义,凤凰栖息之所也。阳春季节,东风和煦,桐花飘香,彩凤展翅,园林映光……当年的王公贵族、皇室美女,谁不眼红这块风水宝地?谁不视其为宴居乐游的最佳去所?“凤栖”二字因此蕴含着“双关”的意思。更何况,此地南瞰樊川,潏水似带,“子规声中雨如烟”;北临曲江,雁塔浮影,“柳色箫声拂御楼”;又兼东抱杜公祠,西卧清凉山,文香佛殿,好一派浓郁的人文气象。我能落脚此地,真不知托了哪位神仙的福。
有人说,满足是一种幸福的形式,忘却是一种自由的形式,比较是一种痛苦的形式。我在满足中咀嚼幸福,不知不觉送走六个春秋;随后又在忘却和比较中,踏进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好心情”的门槛。
我破天荒地上网啦!老伴数落我“发疯”,儿女埋怨我“自讨苦吃”。他们一致认为,要干也该看干啥最好,绝不能弄这“劳神费眼”之事。我理直气壮地回答:有一位先生说过,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犹如一件粉红色的衣裳,姑娘穿上美丽极了,但一点也不适合老头子穿。他们无可奈何,只好翻翻眼皮,时不时过来倒水沏茶,叮咛准时睡觉,对我“听之任之”了。
细心的女儿猜摸到父亲的意思,特意给我注册了《好心情诗歌网》(因为那时我还不会注册)。我很高兴,就稀里糊涂地向上面发东西,混到年轻人里边来了(后来我才知道这个网站的对象是青年人)。至于“白鹿小生”这个昵称,则完全出于偶然。女儿问我起啥网名,我说上网爸还是小学生,咱家在白鹿原,能不能按这个意思考虑一下?女儿脱口说那就叫“白鹿小生”吧,满屋子一下荡起欢乐的笑声。现在我倒更相信这是一种缘分!因为自从取了这个网名,我原来的笔名“蓝玉”,就再也没有用过。
我想寻求一个久远的梦,企盼享受一种好的心情。于是开始整理和创作诗词,摸索着在电脑上写写画画。一个年迈花甲之人抚弄这个“洋玩儿”,本来就很艰难;烦人的口语习惯又时不时跑出来施绊子,有些字一下拼不准,要反反复复地尝试好多次才能到位,进度是可想而知了。我不由得《自嘲》起来:“几曾量力网中游。谁惹白丝入鬓秋。少岁梦怀诗赋咏,五湖泊荡志何酬?今朝伏案尺牍满,积句成集囊内羞。敝帚自珍悬此地,任凭诗友漫评头。”我的作品内容以亲身经历为主,多是“凡人小事”;草稿出笼后总是先征求老伴和孩子的意见,这样平添了许多天伦之乐。我随即把自己的感受记录在《鹧鸪天·大家小家》里:“龙岁归来寓古城,儿孙妻女倍多情。吟诗幸有妻先品,弄墨还亏儿女评。书细啃,咏轻声,美滋美味乐相生。欣逢盛世随心意,情与中华共沸腾。”
更开心的是,我因此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经常会光顾我的“半间屋”(实际是一厢小店),弈棋弄笔,谈诗论道,不亦乐呼。其中有当地作协和书协成员,有中学高级教师,有政府文员,也有工人和农民朋友。他们拿作品让我欣赏,我拿作品请他们推敲,彼此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好不教人高兴!我曾以《鹧鸪天·棋乐》为题记录了其中一幕:“博弈棋局遣闷闲,三层里外竞高参。他驱战马逼楚界,我驭长车临汉关。忙布阵,乐为先,求切必定碍脾肝。淡泊胜负心神泰,交友结朋可养年。”
当然,还有不少令我终身难忘的故事哩!
有个“OK先生”,每天早晨总从我的小屋前经过,嘴里哼着“今天有个好心情”的曲儿,大摇大摆,旁若无人。我觉得他很刺激很雷人,脑子里就蹦出“敢问仙家”的念头。一天,眼见他又大摇大摆地哼着那句曲子走过来,我便主动上前搭讪:“先生,您的曲儿好诱人呀!哪里来的?”他说“自编自演唄!”我笑笑说“您真是个老顽童啊!”他回答:“老小老小,老了变小;只有老小,心情才好。世界原本就是这个样子!”说完竟仰头爽朗地大笑。话接上头,我才知道他是蓝川人,外院毕业,在外地工作,退休后随孩子来西安定居,跟我还是不折不扣的“蓝田乡党”哩!他的独特健身方法和拿手好戏叫“顺墙倒栽葱”。七十好几的人,倒栽几十分钟,功力如此,的确是不凡的角儿。他后来看过我的诗文,张口“OK”鼓励,我特意送给他一个“OK先生”的代号,并戏作小诗一首:“OK先生乐似仙,曲儿满口望蓝天。顺墙倒立观天下,博大情怀一寸丹。”
“布谷鸟”
匆匆十载凤栖园,一纸情思语未完。日月不堪知回转,丹青依旧写春山。十年的故事是写不完的。我为追求好的心情,踏进了《好心情诗歌网》,先后发布了散文、杂文、诗歌、日记和小说约300篇(首),交流了感受,陶冶了情操,生活因之变得比较充实和豁朗起来。《好心情诗歌网》的诗情画意,己深深植根于我心灵的土地。凤栖园中的我,将借助彩凤的翅膀,在《好心情》的天地里翱翔!翱翔!再翱翔!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西勘院举办书画展喜迎国庆节
- 下一篇:汶川大震录(图文):第七章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