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写《青姨》(薛志毅)
《青姨》这部作品在大家的帮助下、在内蒙远方出版社出版社的审查下、今年3月已经出版了,也满足了我十年的愿望。在这里我这个长安樊川人、也谈一下这部书的写作过程……
《青姨》这部书是我十年前写的------也就是新世纪的前十年----2010年前后。那时我在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即将退休;在快要离开单位之前、我还想写点东西、给自己的一生画个句号。
我是陕西西安长安区人、也就是过去的长安县。从小在长安的樊村乡薛家堡(现在划归为杜曲街办西樊村七组)长大。在樊村小学、长安二中、长安一中、兰州大学上过学、1976年9月中旬分配至航空部630所----也就是现在的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我爱好文学、应与樊村小学四年级我的班主任-----灞桥区田王村的王侠(他是原在灞桥老桥东边、后挪到长安一中东边的长安师范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后在黄良中学、樊村小学任教。文革中教师地方化后回到灞桥。曾和著名作家陈忠实一起给原西安郊区平整土地搞宣传、又改名为王遐)老师培养分不开。
我记得那是在1963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我一大早起来想上学去、但是一打开我家三间草棚(那个时代、我们樊川产稻子、好多盖不起瓦房的家就住的是稻草膳的草棚)的大门就感到一股刺骨的寒风袭来、睁眼一看棚外到处是一片雪白、银装素裹;天上灰蒙蒙的、还飘着雪花。我顿时产生了不想去上学的念头。但是再向外一看、只见在寒风中、雪花下、那些不屈的树枝还是顽强地竖立着、虽然寒风和雪花使它的颜色变了样、但它们仍坚定不倒、树立在大地之上、乌云之下。我突然醒悟、我应像树木一样坚强、必须上学去。后来我就把这种想法写成了一篇作文、题目叫《雪》。王侠老师看到后、在班里大肆宣扬、还说准备给我投向当时的《少年文学》杂志。这个表扬使当时12岁的我就爱上了文学、看到什么都想写、当年就写好几大本。据王老师说:“我当时的作文、他拿给社教工作组看、那些人说,都相当于初中学生的水平!”
就因这个爱好、我在初中、高中、大学班里语文水平一直是前列。在兰大上学期间、我虽然是学的理科大气科学、但我也敢于和兰大中文系一些人写的诗歌争高低。1976年夏兰大歌咏比赛、我们地质地理系唱的歌词也是我写的、同时我在《青海气象》《陕西气象》《民兵建设》《甘肃广播电台》都发过作品、当然我在甘肃电台发稿子是以73级气象班的名义、还没想到写我的名字。
我的专业课也学得不错、大学毕业就分到航空部630所----也就是现在的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先干航空气象预报十年之久、也是气象台业务的台柱子。当时我老婆张美丽还在长安老家、我是单身、除了上班也没多少事、我工作之余就就是读书写文章。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的文章曾在《西安晚报》开办(三秦风情)专栏、同时也在国家气象局《中国气象》杂志开办(试飞气象)专栏。
到了1986年元月我的老伴张美丽已调入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上班。1987年试飞院想办报纸、就请《西安晚报》某编辑来讲课、并叫他推荐人、那个我没见过的记者就推荐了我、于是我就离开了试飞院气象台、来到了《中国试飞报》、成了编辑记者、开始正式的新闻写作。 在《中国试飞报》我干过二十五年、其中1987年10月到1993年5月我在报社办的试飞院有线电视台管事、但1988年到1993年试飞院有线电视台也独立了四五年、后来1993年春又回到报社当编辑记者。同时我也在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进修过业务、也成为西安作协会员,神剑文学协会会员、更提高了我写作的意念。
这段时间我年龄在40多岁、正是人生最有体力和智力最好的时代、我写了好多作品、大部分是写我院科研试飞的文章,但也试着写过小说;发在北京、上海、武汉、河南、陕西的报刊上。篇数到一百至数百篇、字数也有几十万到百万字、记得北京的《航空知识》、《兵器知识》《兵器》《现代兵器》《军事史林》都登过我的文章、其中《兵器知识》主编崔雁冰、《军事史林》主编张晖、曾给我打过多次电话、《军事史林》曾连发我十期文字。而上海的某报、武汉的《一代风流》杂志、河南的《通俗小说》杂志的主编、著名作家焦景周都给我打过电话、其中武汉《一代风流》的主编是名人方芳女士、她也更认真、也刊登过我的文章、也给我打电话;当然这些文章也上过各地报纸、我在西安《三秦都市报》发的散文《关中女人》也被读者推荐上过《读者》杂志乡村版;有的文字甚至也被人推荐上了《人民日报》办的付刊小报。
2010年前后写的《青姨》长篇小说、是从我老家邻居一个的名字上想出来的。那个女人的名字与青字有关、因她是我舅家村里的姑娘我奶奶和母亲说媒嫁过来的、所以我叫姨。于是就有了《青姨》的题目。而其中的内容则和她家无关;则是有段我村里某家的历史、也有周围院里和村里许多人家的历史的集合。当然青姨的几个女儿的婚姻生活、也透视着现代社会的变迁、有工人、农民、军人、也有干部、还有出国的、几乎含概了整个社会、也反映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的变化、也是时代的凯歌。
这个小说写出来以后、一直在我电脑中放着、偶尔也改过几次。但找不到发表的地方、我也很无奈。到了2018前后、我认识了甘肃华亭市的毕琴、她也是个业余作家、还给我寄了本她自己写的书。我就询问你的书是在哪个出版社发表的?不久她就给我讲了是团结出版社。到了2020年前后、她就给我说可以帮我出版《青姨》。我又一次将原稿寄给了她、这时她已是甘肃作协会员、平凉作协会员、华亭市作协副主席、华亭市文学爱好者协会会长。
毕琴这个比我小十岁的年轻人、工作很认真、收到我的原稿后、根据团结出版社的要求、仔细看了几遍、又逐字逐句改了数天、甚至有些章节做了较大的改动、使作品更加符合出版的要求。在这里我向毕琴女士对《青姨》的贡献再次表示敬意和感谢。
《青姨》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了、马上面向社会、面向广大读者、在这里我向为本书做过帮助和贡献的诸位先生女士致以崇高的敬礼、谢谢大家是我的作品终于有了着落、终于走入历史和社会……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秋之波(薛志毅)
- 下一篇:散文:海的思念(薛志毅)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