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爱,因凤堰梯田那片油菜花(杨广虎)
沈小风决定留在了这里。虽然她是浙江人,上的名牌大学,在漩涡小学实习开始时也有些略微不适应,但慢慢地,她喜欢上了这里。为了能留到这里支教,毕业后,她拒绝了父母给她在大城市安排地工作,毅然放弃了高薪待遇,卷起铺盖,来到这里。
漩涡小学,白墙灰瓦,树木林立,是一座功能齐全的现代综合学校,在政府、国企、一些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筹资修建,原址提升;它建在凤堰古梯田之中,云雾笼罩,如诗如画,如同仙境。只可惜,一些父母为了谋生,去了大城市,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倍感孤独,需要心理疏导。近些年,随着“凤堰古梯田”知名度的大大增加,海内外游人络绎不绝,一些有“眼光”的父母也返乡,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卖起了当地农副产品,受益不浅!全家人也能团聚,大家一起奔走在乡村振兴、共同致富、生态文明的康庄大路上。
凤堰古梯田是一块“风水宝地”,沈小风把自己留下来,就想通过自己,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知识传授给这里的孩子们,让他们虽在一个自然环境“相对闭塞”的古镇上能感受到文明的进步,一代又一代,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汉阴“凤堰古梯田”,位于漩涡镇黄龙村、堰坪村、茨沟村。据史载,始建于清代,集“山、水、田、屋、寨、村、庙、农”为一体,融“浑厚、雅致、奇趣、清新、壮美”在一身,生态环境优美、梯田密集,形态原始、阡陌纵横,线条流畅,山高水长,板屋交错,充分展示出梯田的自然美、古朴美、形体美、文化美。从乾隆年间始,这片梯田经过十几代人营建,才成现在的规模,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创下了北方首开梯田的奇迹。把南方的农耕文明北移,与凤堰当地小气候完美结合,200多年来,这里从没有发生水土流失以及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它不仅是目前中国北方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清代古梯田,更是湖广移民开发陕南的“活标本”和中国农耕文化的“活化石”。
因第一次来这里,凤堰古梯田,三月春分里的一片油菜花海,把自己陶醉, 沈小风决定留在了这里。她喜欢这里的慢生活,喜欢这里自然形成的美景,喜欢这里质朴的人民。当然,也喜欢这里舌尖上的美食。这里有油炸水饺、油炸豌豆、油糍儿、麻食、扯面、炕炕馍、甜酒、米面皮、蕨粉皮子等几十种小吃,有荤有素,有米有面,有干有湿,甜咸酸辣,样样俱全,价格便宜。还有包谷酒、高梁酒、大米酒、大麦酒、拐枣酒、甘蔗酒、秆秆酒、木瓜酒、猕猴桃酒及多种果酒、药酒等,味道可口,浓香醇厚。 沈小风最喜欢吃一碗“蕨粉皮子”,它与“宝鸡擀面皮”“汉中米面皮子”和“秦镇面皮子”等不同,以山中特产的蕨粉为原料的,民间手工做成的蕨粉皮子柔韧绵软,光滑细腻,润泽爽口,有着特殊的野味清香,口感舒滑,调料有醋、蒜水、姜末、味精、辣椒、香油、精盐、芝麻酱等一应俱全,尤其辣椒,不可缺少,否则,胃口大减。平素很注意身材容颜的沈小风若不吃出个红嘴圈来,辣不到心尖尖上,是决不会放下筷子的。她特别喜欢喝几口包谷酒,这里好水酿就的包谷酒,一喝上就有“瘾”,戒不了,而且越喝越爱喝,甜甜的,淡淡的,半醒半醉之中,感受人生真趣。有人说,她来到这里,喝了包谷酒,脸上光光的,眼睛亮亮的,声音脆脆的,指头翘翘的,不是“超级女神”,就是“直播网红”。
要说这里最好的包谷酒,算是“吴家花舍”老板吴大鹏手工酿制的,不加任何添加剂,卖的是“生态酒”、“良心酒”,网上很火,供不应求。小伙是本地人,上了大学开了眼界,四处奔走历练经验,最后回到家乡,开了特色精品民宿,做起了电商,卖起了当地特产,特别是他的“包谷酒”。
“明清川陕大移民”。吴氏一个大家族迁徙到堰坪,开荒修田,经商办学,开办药行山货行,下鄂入川,生意兴隆。“吴家花舍”是祖上留下的,精选木材、精雕细琢,讲究风水,山环水抱,气势雄伟,四季芬芳。经过吴大鹏的设计、改建、装修,外表既保持了原汁原味的风格,室内又是现代化的“五星级享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爆满。
沈小风利用周末,爱带上孩子们,爬高走低,穿梭在古梯田里,唱着花鼓戏,歇在露营帐篷,欣赏凤凰云海、双龙戏水、凤江日出、堰坪落日、凤江茶园、群英晨曦、漩涡风情、花屋情缘、石寨遗风、凤饮东河“十大美景”,沉浸式体验春观油菜花开,夏享耕作插秧,秋品金色稻浪,冬赏遍山麦绿的人间福地,给他们心灵种上花朵和云彩。
而自己周末假期,有时候,就会呆在“吴家花舍”最高点,在宁静清闲中,喝完包谷酒,微醺中,迷恋凤堰古梯田变幻无穷。晨光中,梯田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晚霞里,梯田层层尽染,美不胜收;艳阳高照时,大小梯田散落山间,光彩夺人,错落有致,极具风韵。
她喜欢一直静静地滋养在这种环境里,这里就是她的诗和远方。爱,因凤堰梯田那片油菜花;人生的一切,都变得美好亮堂起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沈小风记得,父亲说过,他们沈家一支,因在汉阴做官,从浙江湖州迁徙,著名的“三沈”便是,自己到了,凤堰古梯田,也算找到亲人了。
2022年7月24日夜匆于长安
备注:“三沈”指的是沈尹默、沈士远、沈兼士三兄弟。从1913年起,他们先后来到北京大学著书立说、教书育人。他们学识宏富,时人以“三沈”并称之。
本小小说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作者杨广虎,男,74年生于陈仓,89年公开发表小说和诗歌。著有历史长篇小说《党崇雅·明末清初三十年》,中短篇小说集《天子坡》《南山·风景》,散文集《活色生活》《在终南》,评论集《终南漫笔》,诗歌集《天籁南山》等。获得西安文学奖、首届中国校园诗歌大赛一等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理论奖,第三届陕西文艺评论奖、首届陕西报告文学奖、全国徐霞客游记散文大赛奖、中华宝石文学奖等。1996年—2016年在秦岭终南山生活、工作。
硕士,正高级经济师。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等。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酸辣炒凉皮(杨广虎)
- 下一篇:小小说:无根草(杨广虎)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