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杨广虎>>正文内容

    小小说:爱,因凤堰梯田那片油菜花(杨广虎)

    作者:杨广虎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21日 点击数:

     

      沈小风决定留在了这里。虽然她是浙江人,上的名牌大学,在漩涡小学实习开始时也有些略微不适应,但慢慢地,她喜欢上了这里。为了能留到这里支教,毕业后,她拒绝了父母给她在大城市安排地工作,毅然放弃了高薪待遇,卷起铺盖,来到这里。

      漩涡小学,白墙灰瓦,树木林立,是一座功能齐全的现代综合学校,在政府、国企、一些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筹资修建,原址提升;它建在凤堰古梯田之中,云雾笼罩,如诗如画,如同仙境。只可惜,一些父母为了谋生,去了大城市,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倍感孤独,需要心理疏导。近些年,随着“凤堰古梯田”知名度的大大增加,海内外游人络绎不绝,一些有“眼光”的父母也返乡,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卖起了当地农副产品,受益不浅!全家人也能团聚,大家一起奔走在乡村振兴、共同致富、生态文明的康庄大路上。

    凤堰古梯田是一块“风水宝地”,沈小风把自己留下来,就想通过自己,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知识传授给这里的孩子们,让他们虽在一个自然环境“相对闭塞”的古镇上能感受到文明的进步,一代又一代,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汉阴“凤堰古梯田”,位于漩涡镇黄龙村、堰坪村、茨沟村。据史载,始建于清代,集“山、水、田、屋、寨、村、庙、农”为一体,融“浑厚、雅致、奇趣、清新、壮美”在一身,生态环境优美、梯田密集,形态原始、阡陌纵横,线条流畅,山高水长,板屋交错,充分展示出梯田的自然美、古朴美、形体美、文化美。从乾隆年间始,这片梯田经过十几代人营建,才成现在的规模,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创下了北方首开梯田的奇迹。把南方的农耕文明北移,与凤堰当地小气候完美结合,200多年来,这里从没有发生水土流失以及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它不仅是目前中国北方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清代古梯田,更是湖广移民开发陕南的“活标本”和中国农耕文化的“活化石”。

    因第一次来这里,凤堰古梯田,三月春分里的一片油菜花海,把自己陶醉, 沈小风决定留在了这里。她喜欢这里的慢生活,喜欢这里自然形成的美景,喜欢这里质朴的人民。当然,也喜欢这里舌尖上的美食。这里有油炸水饺、油炸豌豆、油糍儿、麻食、扯面、炕炕馍、甜酒、米面皮、蕨粉皮子等几十种小吃,有荤有素,有米有面,有干有湿,甜咸酸辣,样样俱全,价格便宜。还有包谷酒、高梁酒、大米酒、大麦酒、拐枣酒、甘蔗酒、秆秆酒、木瓜酒、猕猴桃酒及多种果酒、药酒等,味道可口,浓香醇厚。  沈小风最喜欢吃一碗“蕨粉皮子”,它与“宝鸡擀面皮”“汉中米面皮子”和“秦镇面皮子”等不同,以山中特产的蕨粉为原料的,民间手工做成的蕨粉皮子柔韧绵软,光滑细腻,润泽爽口,有着特殊的野味清香,口感舒滑,调料有醋、蒜水、姜末、味精、辣椒、香油、精盐、芝麻酱等一应俱全,尤其辣椒,不可缺少,否则,胃口大减。平素很注意身材容颜的沈小风若不吃出个红嘴圈来,辣不到心尖尖上,是决不会放下筷子的。她特别喜欢喝几口包谷酒,这里好水酿就的包谷酒,一喝上就有“瘾”,戒不了,而且越喝越爱喝,甜甜的,淡淡的,半醒半醉之中,感受人生真趣。有人说,她来到这里,喝了包谷酒,脸上光光的,眼睛亮亮的,声音脆脆的,指头翘翘的,不是“超级女神”,就是“直播网红”。

    要说这里最好的包谷酒,算是“吴家花舍”老板吴大鹏手工酿制的,不加任何添加剂,卖的是“生态酒”、“良心酒”,网上很火,供不应求。小伙是本地人,上了大学开了眼界,四处奔走历练经验,最后回到家乡,开了特色精品民宿,做起了电商,卖起了当地特产,特别是他的“包谷酒”。

    “明清川陕大移民”。吴氏一个大家族迁徙到堰坪,开荒修田,经商办学,开办药行山货行,下鄂入川,生意兴隆。“吴家花舍”是祖上留下的,精选木材、精雕细琢,讲究风水,山环水抱,气势雄伟,四季芬芳。经过吴大鹏的设计、改建、装修,外表既保持了原汁原味的风格,室内又是现代化的“五星级享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爆满。

    沈小风利用周末,爱带上孩子们,爬高走低,穿梭在古梯田里,唱着花鼓戏,歇在露营帐篷,欣赏凤凰云海、双龙戏水、凤江日出、堰坪落日、凤江茶园、群英晨曦、漩涡风情、花屋情缘、石寨遗风、凤饮东河“十大美景”,沉浸式体验春观油菜花开,夏享耕作插秧,秋品金色稻浪,冬赏遍山麦绿的人间福地,给他们心灵种上花朵和云彩。

    而自己周末假期,有时候,就会呆在“吴家花舍”最高点,在宁静清闲中,喝完包谷酒,微醺中,迷恋凤堰古梯田变幻无穷。晨光中,梯田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晚霞里,梯田层层尽染,美不胜收;艳阳高照时,大小梯田散落山间,光彩夺人,错落有致,极具风韵。

    她喜欢一直静静地滋养在这种环境里,这里就是她的诗和远方。爱,因凤堰梯田那片油菜花;人生的一切,都变得美好亮堂起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沈小风记得,父亲说过,他们沈家一支,因在汉阴做官,从浙江湖州迁徙,著名的“三沈”便是,自己到了,凤堰古梯田,也算找到亲人了。

     

               

              2022年7月24日夜匆于长安

     

     

    备注:“三沈”指的是沈尹默、沈士远、沈兼士三兄弟。从1913年起,他们先后来到北京大学著书立说、教书育人。他们学识宏富,时人以“三沈”并称之。

    本小小说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作者杨广虎,男,74年生于陈仓,89年公开发表小说和诗歌。著有历史长篇小说《党崇雅·明末清初三十年》,中短篇小说集《天子坡》《南山·风景》,散文集《活色生活》《在终南》,评论集《终南漫笔》,诗歌集《天籁南山》等。获得西安文学奖、首届中国校园诗歌大赛一等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理论奖,第三届陕西文艺评论奖、首届陕西报告文学奖、全国徐霞客游记散文大赛奖、中华宝石文学奖等。1996年—2016年在秦岭终南山生活、工作。

    硕士,正高级经济师。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等。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酸辣炒凉皮(杨广虎)
    • 下一篇:小小说:无根草(杨广虎)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