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暮访天桥湖(马新武)
日将落,风亦凉,我们一行4人骑着两辆电动车沿着乡村水泥路奔向天桥湖。
天桥湖,位于鄠邑区天桥乡境内,南依秦岭,东靠涝河,是涝河水系生态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
向往天桥湖由来己久。天桥湖,我最初是从抖音上看到的。那里,几乎每天晚上都有成百上千人聚集在一起,跳舞,唱歌,拍视频……尤其是摇火车,让这个偏僻无人的地方热闹异常,成了网络达人纷纷追逐的打卡之地。
今天,暮访天桥湖,我的心情非常高兴。
“快到了!快到了!”领路的女亲家不停地告诉我们,让我们不要着急。其实,我才不着急呢!因为,沿途的风景也很美丽,很迷人。
拐弯顺涝河西路向南,我终于看见了天桥,像一架飞虹,横空出世,气象非凡。
奇怪的是,为什么涝河在这里没水?听女亲家说,天桥这个地方,都是沙石,上面留存不住一滴水,水到这里全部进了地下。不见水,如同一个天然的大桥一样,所以这地方就叫做“天桥”。
到了天桥湖,才知道天桥湖是由一个廊桥和几个湖泊组成。有人曾这样描述,河上有桥,湖中有岛,岸边有廊,波光山影,飞鸟成群,绿树成荫……可谓:美不胜收。
先看桥,这座桥是仿唐连亭式景观桥,古朴,庄重,大气。女亲家离这近,常来,说她不上桥了,我们没勉强。拾级而上,可以游览,欣赏的东西很多。对联,诗词,农民画……其中诗词,跨越时间长,从《诗经》,到唐宋元明清,再到当代户县名人,所有的作品都是对鄠邑这块沃土的歌咏和赞美。
“爷爷。”外孙女稚嫩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赶紧上前,与妻子一块拉着外孙女的小手过桥。桥面有凸有凹,步行虽费力,人们却不怕,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两边,有站着观美景的,有坐在长板凳上休息的,有随音乐跳舞的,有拍照拍视频的,有看画赏诗词的……总之,啥人都有,多姿多彩。
在热闹,祥和的气氛中,外孙女一会儿跑,一会儿跳,特别高兴。作为爷爷和奶奶,我们的主要责任是保证外孙女的安全和快乐。外孙女跑乏了,跳累了,自己坐在矮凳上,望着我们笑。与此同时,我们也望着外孙女红朴朴的脸蛋,笑眯眯的眼睛,心里有说不出的爱。
过了桥,桥头有卖娃们玩具的,路边有卖烧烤的,有卖小食品饮料的,还有河堰下用马挣钱的。外孙女不盯玩具,也不想坐马,围着烧烤摊不走。见状,妻子立刻让摊主烤了5个串串,都是肉的,颜色各异,香气扑鼻。妻子付罢钱,拿着肉串串先递给外孙女1个,我们1人1个,剩下2个是留给女亲家的。外孙女拿着串串,吃了一口后,竟激动地说:“爷爷奶奶真好!”
外孙女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
返回途中,我在桥北面一座鞍间房的山墙上意外发现了一幅《老书记》的画,倍受感动。《老书记》是户县农民画家刘志德的作品,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基层干部的真实形象,发表后曾轰动一时,成了他的代表作。
离开《老书记》,我们继续朝西走,中间的外孙女不高兴,大声说:“爷爷光会拍照片。”看《老书记》拍照片冷落了外孙女,是爷爷的过错。然而,外孙女怎能知道,这是爷爷今生最大的爱好。
走着,走着,《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首歌飘进了我的耳朵,以前感觉并不咋样,这时听来却十分委婉,动人心弦。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心态好,一切都好”吧!
还没到桥西头,外孙女就拿着串串一边喊奶奶,一边向女亲家跑去。女亲家看见外孙女,也起身迎了过来,脸上写满了喜悦。少顷,女亲家接过外孙女送给的串串,舍不得独吃,又给了外孙女一串,外孙女不要。女亲家拿着串串,不知如何是好?等我们到跟前,一阵催促后,女亲家才不好意思拿起一个串串慢慢吃。
“奶奶,喝水。”不知啥时候,外孙女从车上抱来了一瓶矿泉水让女亲家喝。女亲家接过矿泉水瓶子,连夸外孙女孝顺,懂事。
外孙女笑了,我们也笑了。
告别廊桥,我们又骑车顺堰西小路绕湖转了一圈,景色确实美,就是设施还不齐全,有待进一步完善。再想转,时间来不急了,我们只好上大路,结束了天桥湖之游。
天桥湖是改革后新时代的产儿,是环山旅游路旁一颗闪亮的明珠。同时,天桥湖也将是外界人了解鄠邑区的一张名片。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诗歌:悼袁老(马新武)
- 下一篇:散文:特殊的礼物(马新武)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