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长安区中招与城六区并轨?趋…
    • 理性看待“长安中考并轨”传…
    • 社区帮找回遗失物品 八旬老人…
    • 双节氛围渐浓 社区活动传递节…
    • 政协长安区文化艺术界委员工…
    • 普法宣传进社区 让法律服务与…
    • 西安市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宣讲…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用长安道情演绎现代故事 《祥云谷》将在西安上演

    作者:记者职茵 实习生康茹菲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08年07月18日 点击数:

    说起“长安道情”的起源,那可要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长安城。长安道情原是长安道教徒的诵经音乐,历经千余年流传至今,目前却已面临濒危。昨天,在长安剧团的排练场上,古老的长安道情又一次被唱响,婉转的音符好似一曲曲山歌。目睹此情此景,74岁的长安道情专家王昭玺老人分外激动:“我仿佛看到了长安道情活过来的希望!”

      用濒危剧种演绎现代题材

      历经世事变迁,长安道情早已成为濒危剧种。作为长安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安道情在申报省市两级“非遗”项目时引起了许多专家的关注,但现状却不容乐观:许多掌握曲谱和唱腔的老艺人相继去世,能演会唱的老艺人所剩无几,目前在长安区仅找到一个8人组成的道情社,如何及时地抢救和传承好长安道情,成了眼下最大的难题。

      如今,在“瘫痪”10多年的长安剧团,有这样一支50余位年轻演员组成的团队,不仅集体学起了长安道情,还创排了一部大型长安道情现代戏《祥云谷》,用传统的长安道情演绎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故事。《祥云谷》的故事原型就发生在峪沟村,为创排好这部戏,编剧党小黄、田井制和演员们多次深入峪沟村与农民同吃同住,眼下《祥云谷》已进入最后排练阶段。

      长安剧团团长郑治军告诉记者:“为了排这部戏,我们东挪西凑了100万,这对一个10多年没戏演的剧团来说,真是一笔巨资啊!剧团的排练场、剧场早都成了危房,我们这次是彻底豁出了老本,四处借贷排戏。”

      一次冒着极大风险的创新

      《祥云谷》的作曲王昭玺老人自1959年就开始研究长安道情,当年他在长安剧团工作,主要负责挖掘戏曲文化遗产。老人介绍说:“长安道情起源于唐代道教徒的诵经音乐,韩愈的诗《华山女》描述了道教和佛教比赛唱曲,道教唱曲取得胜利,压倒了佛家的唱颂。长安道情的传统剧目有《八仙上寿》《封神演义》《火焰山》等。”

      在王昭玺看来,将传统的长安道情搬上舞台,演绎现代新农村题材,这种全新的创作方式还是头一次。走这一条路子,剧团会冒很大风险,因为与长安道情相比,广大戏迷更熟悉、更习惯于欣赏秦腔和眉户。谈到最终选择用长安道情排演《祥云谷》的原因,王昭玺认为,秦腔、眉户、碗碗腔流传广泛,有它们的优势,但也有剧种本身的局限,“最重要的是长安道情更需要保护,选择长安道情对保护和传承这一濒危剧种有好处。”

      《祥云谷》的音乐创作几乎都由王昭玺一人完成,拿出初稿只用了不到20天时间。老人介绍说:“与一般曲子相比,长安道情的音乐结构比秦腔婉转,既有板腔的综合运用,也有其独到之处,结合了秦腔和眉户的一些特征。道情有婉转的,也有慷慨激昂的,它拥有将两种风格合二为一的独特表现力。”他还表示:“这次创作都是把过去积累的东西拿出来用,配器是由西大教授帮助完成的。我有几十年经验,对戏曲导演、表演、剧本创作比较熟悉。但创作中也有不满意的地方,大家就在教唱练唱过程中不断找出问题,再立即解决。”

      期望长安道情重回公众视野

      数十年研究长安道情的王昭玺老人一再谦称自己是长安道情的“圈外人”,他告诉记者:“目前团里的演员绝大多数都会唱长安道情了。演员平均年龄30岁,最年轻的大概十七八岁,还有60岁以上的退休演员。我真希望借这个机会培养一批长安道情的接班人。”

    下个月,大型长安道情现代戏《祥云谷》即将在五四剧院正式上演,对此主创们都充满了热情和期望,他们表示:“我们想抓住国家大力弘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好时机,让长安道情像秦腔、越剧、黄梅戏一样重回公众视野,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崔皓新作《上塔坡巡礼》出版
    • 下一篇:游“墨香浸透兴庆宫书法展”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