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马新武>>正文内容

    散文:二月二(马新武)

    作者:马新武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6日 点击数:

    又是一年二月二。

    二月二,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春龙节”,“农事节”,““理发节””等。关于二月二的来历有很多说法,有的与古代天象有关,有的与传说故事有关,大家最熟知的当然是与管雨龙王有关的故事。

    传说,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便将龙王赶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为感激龙王降雨,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帝,于农历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二月二,惊蛰己过,阳气上升,雨水渐多,万物复苏。尤其是藏在泥中或躲在地窝里冬眠的动物也苏醒了,重新回到了大自然中,精神抖擞,各显其能。

    二月二,农事的开始,庄稼人犁地,播种,插秧……一派忙碌的景象。

    二月二,人们争着理发,意在去掉晦气,讨个吉利。

    二月二,城里人也许不乎,可在农村,特别是我的老家,人们的高兴劲不次于元宵节。这天,主要是娘家给出嫁的姑娘送豆子。送的豆有:炒熟的苞谷豆,豌豆,黄豆,麦面烙的棋子蛋,雀儿舌头等。大街小巷,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若行其中,豆香四溢,不管是谁,食欲都会大增。然而,要炒好豆也不容易。

    炒豆,让我又想起了母亲。

    为炒豆,二月二前几天母亲就开始准备了。黄豆,豌豆,苞谷家里有,只须挑捡一些。另外,弄河沙就是父亲的事了。炒苞谷豆的时候,先把河沙在铁锅里炒热,然后把苞谷颗倒进去。锅底下烧的是麦秸,这种火比较柔和。用河沙炒苞谷豆最大的好处是受热均匀,苞谷崩出的花多而且酥,吃起来很香。

    小时候,我最爱吃母亲炒的苞谷豆。

    为吃苞谷豆,我常给母亲帮忙拉风箱添柴禾,苦亦乐。

    母亲炒的苞谷豆,不但得到了我俩姐的赞叹,还得到了街坊四邻的好评。

    偶尔,还有人来向母亲学习,取经。

    后来,母亲不在人世了。后来,二月二想吃苞谷豆,成了我和家里人的一种思念。再后来,农村街道上出现了打苞谷花的机子。那东西一头大一头小,就像个炸弹。大头有个圆轮带着手把,上头还有个压力表。小头设有机盖。相配套的是一个鼓风机,一个小火炉和用角铁钢筋做成的支架。由于新鲜,来打苞谷花的人很多,总是要排好长的队。尽管如此,母亲炒豆的手艺一直在传承着。

    现在,每当我看到炒熟的苞谷豆时,我都会想起母亲,想起我童年的快乐及这越来越遥远的二月二。

    时光慢慢流逝,亲情也慢慢流逝,岁月留给我们的东西,不会太多,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

    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里,让我们仅有的亲情和友情好好发酵,让我们每个人都陶醉在这浓浓的亲情和友情里,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过好未来每一天。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女人就是这么美(马新武)
    • 下一篇:诗歌:故乡的沣河(马新武)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