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耍马角(马新武)
耍马角,是古时人们在天旱期间求神祈雨的一种民间活动,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尽管如此,不少老人还是相信耍马角,有“要得庄稼乐,取水耍马角”之说。
我的老家长安区北张村就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耍过一次马角,其人数之多,阵容之大,实属罕见。有幸的是,我目睹了全部过程,至今记忆犹新。
那年,天久不下雨,苞谷受旱,乡亲们本该浇地抗旱,有人却闹着耍马角,竟得到了许多人响应和支持。于是,耍马角开始了。
“马角”者,迷信的说法是神如人,凡人身顶替鬼神,传言设法者叫马角。想当马角,须心诚,不怕折腾,不怕锣鼓声。考马角前,得先送走取水人,去太白山。然后,在老君庵设香案,敬太上老君,大太白,二太白,三太白,并整天在庙里敲锣鼓,考马角。考马角时,在“咣得咣”,“咣得哧”的锣鼓声中,只见马角身颤手抖半睁眼,自报我是某某神,正在努力,求天降甘霖。
起初,我不信,可期间一种怪现象动摇了我的信念。天阴沉沉的,锣鼓敲一阵,雨下一阵,不敲雨就不下了。这种现象,听村里老人说,是神鬼显灵了。事情越是这样,信神鬼的人越多,以至于村内掀起了耍马角的热潮。每天,来老君庵看考马角的人很多,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后来,消息传到了乡政府,乡长很震惊,都啥时候了,北张村人还胡成精,太不象话了,得制止。于是,乡长派乡团委书记兼电影放映员贺根社前往北张村处理耍马角的事。贺根社年轻气盛,敢担当。到北张村后,他不但在大喇叭上严厉批评了耍马角的人,还要求立刻停止其活动。然而,耍马角的人不听,群众大多数也不听,跟乡上作对。一天,乡上派治安办下来了,尚未到现场就有人报讯来了。北四大队兰骡子闻讯后害怕了,说他大业大,转身就跑了。
世上有些事,尤其是群众运动,有时候是没办法制止的。这不,治安办走后不久,考马角的锣鼓声又响了,爱看的群众又来了,气氛和场面依然隆重,热闹。见状,治安办几番来回后不管了,村里掀起了耍马角的高潮。耍马角队伍转村子,去秦杜镇老桥头,声势浩大,招来很多外村人。看后,他们都对北张村的马角赞不绝口!
一天,两天……第七天取水到户县王渭村的消息终于传来了,众信徒欢呼。村里迅速组织仪仗队,锣鼓队,马角前去迎接。路上,队伍庞大,锣鼓震天,马角耍起,舞刀轮鞭,让过路客大开眼界,紧追不舍,忘了一切。
在耍马角的锣鼓声中,马角由一人在后拉着腰带(叫拢马角),长蛇拐道式跑着。有的马角手拿黄表纸抓起炭火盆中烧红的铁铧,轮几下扔在围观者的身旁,黄表纸着火人退后,非常惊险。取水之人背回水楼,水楼用柏树叶围成,枇杷叶盖顶,内有水瓶。水楼在迎回途中,马角在水楼周围耍来跑去,护卫水楼。村南四社迎至老君庵,村北三社迎至太白庙。当天前半夜,天就下雨了,下了整整三天!下雨了,就表明取水成功。于是,村人为了谢神,自愿出钱,在小学操场搭台子,请西北有名的兴平县剧团唱了五场大戏,轰动四方。
可悲的是,天下雨了,领头取水的北一大队闷子家的苞谷还没见到雨就旱死了。与此同时,更可悲的是贺根社,得罪了北张村人,好长时间无人叫他放电影。无奈,为打破僵局,他专门给北张村送了两场电影,以表歉意。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北张村的饭市(马新武)
- 下一篇:诗歌:家乡的初秋(马新武)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