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佘震宇>>正文内容

    佘震宇:《汶川大震录》诞生记

    作者:佘震宇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8年06月27日 点击数:

     

    《汶川大震录》诞生记

     

          佘震宇  

          

    七言歌行《汶川大震录》是我创作的最长诗歌作品,全诗280余句,共分七个章节,按时间先后排序,各章节的内容有所侧重。能达到这个规模,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确是未曾始料。  

    诗友们在阅读这篇作品的同时,甚或要追溯它的产生过程。我也就“实话实说”了。  

     2008年5月12日 14时28分,我正和妻子走在画乡人民路上,她忽然感到头晕,急忙扶住电杆对我说:“可能是高血压出了毛病。”说话间,我也感到头晕,又见人们从店铺里、大楼里往外跑,我们才意识到发生了地震。抬头但见金属电灯杆朝南北方向弯曲晃动,头顶的高压线剧烈地上下颠簸,时间似乎还不算短。等到那一刻过去,我们又急急忙忙往回赶。大儿媳妇正坐月子,小孙女降生才半个月啊!当我们进了家属区,满院子都是人,议论声此起彼伏,嘈杂一片。大儿子和媳妇抱着娃站在楼门口。一位不相识的大娘眼尖心亮,折回去从她家拿了一把小凳子让媳妇坐,左叮咛右叮咛地说了月子里应如何如何之类的关爱话。真让人感动!  

     回屋后,立即打开电视机,方知千里之遥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大地震。当时并未想到写作什么,电视里全是地震的消息,心里很烦乱,怎么都平静不了。  

     几天后,我回到了长安,帮二儿子照看商店。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刘祥文先生来坐,传递给我最新鲜的消息。他希望我写一首长歌,用自己的笔为地震献点爱心。我说,没有亲身体会,怎么写?他说:“白居易写《长恨歌》,不就是听传说?!何况如今电视电脑里整天是这方面的报道,何愁没有素材?”我没有多大把握地回答:“看看再说吧!”其实自己心里就觉得写不出来。  

    最先是温家宝总理感动了我,他年迈花甲,地震当天就到了灾区,庄严承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百倍努力,决不会放松!我心有所感,完成了《写给温家宝总理》一诗,诗文是:  

     

              总是在最危险的时候  

              您冲锋到前沿阵地   

              将生与死置之度外   

              用最切实的行动   

              实践一个伟人的名言  

              ----为人民服务      

       

              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  

                您来到人民中间   

              掏一腔肺腑之语   

              以大无畏的气概和崇高的信念   

              赶走可恶的灾魔   

              托出一片蔚蓝的晴天     

       

              总是在最拥挤的时间   

              您昂首迈步征程   

              将沧桑的岁月   

              交给奔波的暮年  

              以顽强拼搏的精神   

              谱写祖国的壮丽诗篇       

       

              温总理啊   

              您的一言一行   

              正在为我们伟大的民族立德垂范   

              您的一思一虑   

              总是和人民大众丝丝相连   

              当您又踏进撕心裂肺的汶川大地   

              请允许我代表身边的朋友              

              向您道声“健康平安!健康平安!”  

       

        稍后,又写了《汶川地震三题》:  

       

                    (一) 
                                 

            忽闻地震袭汶川,惊魂未定泪雨潸。 
                                 
    上苍何故欺良民,大失公允枉为天!
     
      
                                                          
    (二)
     
      
                                  
    领袖关爱众志城,八方倾力战魔凶。
     
                                  
    天府多少颂歌事,尤显民魂气节崇。
     
      
                                                          
    (三)
     
      
                                   
    举国哀悼半旗飘,悲痛犹教大志豪。

                                   
    莫问黄昏鸹舌噪,雨霁更见红日高!

        
       
        祥文先生看后却问:“难道你就这么几句,不写长歌了?你有这个能力,不应该失掉这个机会呀!”他每天都到店里来两次,把他看到的听到的有关地震的消息一股脑儿地告诉我。我最终被他的热情感动了,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动了笔。  

     他提议诗名叫《大震歌》,我琢磨再三,决定以《汶川大震录》为题。我不想张开想象的翅膀驰骋,只想如实描绘抗震救灾的生动场面。我用了大半天时间打完草稿,详文看后觉得有味。我又用电子邮箱发给了西北大学毕业的文友王定一,他认为写得有气势,但又感到有点乱。我于是反复阅读推敲,忍痛割爱,改成了现在诗中的第一章节,当时以《汶川大震录》为题在好心情诗歌网和长安人网上发布了。但刘祥文先生总觉得不过瘾,他说至少写上百句。适逢报纸上电视里不断报道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很是震撼心灵。我又将那些突出事迹写了一个章节,将原发的《汶川大震录》改成了《汶川大震录(一).英雄抗震歌》,并发了《汶川大震录(二).感天动地歌》。这样便搭起了一个续写的台子,逼着自己不断搜集素材,结合抗震救灾的深入发展,继续写下去。退休老教师孙大江知道后,每天又把他订的《西按晚报》拿给我看,材料多了,写的也就顺手,基本满足了时效性的要求,相继完成了《汶川大震录(三).爱心奉献歌》、《汶川大震录(四).哀殇振志歌》、《汶川大震录(五).天使奋战歌》、《汶川大震录(六).堰塞湖抢险歌》和《汶川大震录(七).美好畅想歌》。最后这一章节,原想写“重建家园歌”。鉴于重建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能把诗吊着让读者老等下去,留给人一个不完整的感觉。于是决定使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重建的大的设想,虚写重建的美好远景,所以定名为“美好畅想歌”,算是给读者一个交待。

     静静小草和箫韵先生几次对这首长歌作出评价,感谢他们的偏爱。话说回来,如果没有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一幕幕壮举,如果没有电视屏幕中如临其境的感人至深的宣传报道,如果没有诗友们、尤其是刘祥文先生坚定地支持和帮助,我是写不出这首长歌的。由于好多事迹太让人感动,我在写作的过程中多次流下了眼泪,这首诗当然是我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的坚强意志和团结精神的发自内心的讴歌。尽管它还有其不尽如意的地方,但我同样珍爱它。因为,这是我以古诗新韵形式所写的一首最长的诗歌,也许是唯一的一首长歌了。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佘震宇:汶川大震录(七)
    • 下一篇:佘震宇:难忘,北京奥运会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