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王小虎>>正文内容

    散文:豌豆花开(王小虎)

    作者:王小虎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03日 点击数:

    农村大锅饭的时候,生产队总喜欢给麦地里套种豌豆,乡党们叫豌豆麦。这样主要是为了提高亩产量,同时也让细弱的豌豆蔓借助麦秆来支撑自己,避免倒伏而腐烂。每年的五月,麦子开始灌浆的时候,豌豆花就开了。花朵不大但很好看,就像一只只淡紫色的小蜜蜂飞舞在绿色的麦浪里。

    花开过后,豌豆蔓上就像叠罗汉一样,结出一层一层的豌豆角。豆角一般为偶生,分别挂在一两寸长的豆柄上,犹如螳螂的大螯钳。等到豆角长到小拇指长的时候,它的肚子就慢慢鼓起来了。这时候的豆角翠绿欲滴,鲜嫩脆甜,在那个年代可算是最好吃的蔬菜水果。尤其是娃们的,最爱吃这嫩豆角了。一到下午放了学,三个五个一打招呼,就顺着大人不走的“猴娃坡”偷偷地上了塬。一看四处没人,便钻进豌豆麦地里偷豆角。他们都很贪心,摘下的豆角把衣裳口袋塞满后,然后有多没少就全部放在胸前的背心里。娃们等到跟豆角一样全身都鼓起来的时候,就弯着腰顺原路撤退了。下了塬,大伙儿找个地方席地而坐,就一脸得意地开始享用了。他们剥开豆角,用手抠出豆颗放进嘴里,一咬满嘴清甜。吃完豆颗,然后就开始打掌,就是把豆角的皮剥下来吃。豆角皮虽然没有豆颗甜,但很脆且有淡淡的清香。到了天黑,大家把带有“贼腥味”的胜利果实吃得差不多了,这才悄悄溜回家里。当然,也有偷豆角被逮住的时候,那不但要被生产队罚扣粮食,回家还要挨一顿尻板子。

    豌豆成熟后,豆角就变成白色的了,豆颗也就成了褐色的了,用手一摇“仓朗仓朗”响。这时候豌豆角就非常脆弱,稍一碰撞就炸开了。所以,人们在收割的时候,不小心就把一些豌豆碰落了。如果刚好下了场雨,等雨停天一放晴,没活干的乡党们就成群结队,手里拿个洋瓷碗或缸子就上塬拾豌豆了。雨后的少陵塬上空气清新,万里蓝天一碧如洗,拾豌豆的人完全没有了劳动时的紧张,说说笑笑结伴而行。那种场面,就如同现在人们出去游山玩水一样,好悠闲好自在好浪漫。同时,拾豌豆也给一些正在热恋的男女创造了机会,让他们有了一起出去的借口。到了豌豆麦地里,热恋男女不是哪里豌豆颗多去哪里,而是哪里人少去哪里。当然,拾豌豆的人也没人去管那闲事,他们进了地就像沙里浪金一样,弯下腰认真地搜索。经过雨水泡发的豌豆已经胀大了许多,有的还蹦出了小小的豆嘴。这时候,就显示出麻利人的优势了,她们的手就像吃食的公鸡鵮得很快。到天快黑的时候,手快的人已经拾了一缸子,而手慢的连多半碗都不到。回到家里,他们把豌豆颗放进锅里用油一炒,吃起来又油又香,现在想起来还不由得生口水。

    要说豌豆,其实是做粉条的最好原料。用豌豆粉做出的粉条耐煮、筋道,和肉炖在一起特别好吃。但是,我们樊川道的人很少用豌豆做粉条,基本上都是用来作骡马等大牲口的精饲料。这是因为豌豆作饲料有很强的豆香味,而且热能高,大牲口不但喜欢吃,同时补充体力快。另外一个作用,就是生产队给骒马配种的时候,人家庄上不要钱而要豌豆,配一次种给几斗豌豆。所以,在生产队饲养室里经常放着许多豌豆,用的时候拿出去在粉碎机上打一下,回来后给牲口拌在草料里吃。谁料到,村上几个馋嘴的娃们的知道后,他们 “咕哝咕哝”一阵子, 就合伙偷了饲养室一些豌豆。回去用铁锅一炒,他们就毫无顾忌地大吃起来。但是,他们不知道豌豆吃多了以后会引起肚子胀,会让人不断放屁,这就是俗语“吃了豌豆荡屁”的由来。几个娃吃饱后感到口渴便喝了点水,谁知一会儿肚子就胀了起来,最后发展到大便干燥拉不出屎。急得大人赶紧用小木棍给掏,有的还送进了医院。对于这些淘气包子,大人也只能长叹一声,不但束手无策还哭笑不得。

    生产队为了留够大牲口的饲料,也为了给社员增加点口粮,就用麦子置换分给社员的豌豆,一斤二两麦子换一斤豌豆。这明显是个便宜,社员都喜欢换。为了把豌豆从麦子里分离出来,几乎家家都制做了小铁罗,用它很快就把豌豆筛出来了。但有时候生产队要不了,社员换够麦子后,剩下的豌豆就自己吃了。豌豆和麦子一起磨出的面虽然没有纯麦面颜色白,但那股浓浓的豆香味却是无从替代的。特别是豌豆下在锅里做的旗花面,不但颜色红红的很好看,吃起来也很香。前天,我在城里猛然之间看见有人开了间豆子面馆,专门经营豌豆煮面条。面馆里的客人很多,看来人们都很爱吃这种豆子面。我们走进去坐下,每人都要了一个大碗豆子面。当面端上来的时候,一股豆香冲鼻而来,令人兴奋不已。我端起碗浅浅地尝了一口,那久违的味道顿时涌遍全身,记忆的闸门被迅速打开。那时,我便决定要写一篇关于豌豆的文章,题目就叫作《豌豆花开》,以寄托绵绵不尽的乡愁。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平易近人的陈忠实老师(王小侠)
    • 下一篇:散文:我爱你,长安(王小虎)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