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二世宫”抵不过“二圣宫”
古长安,十三朝古都的京畿之地,不知散落了多少古道观庙宇,位于长安区鸣犊镇二圣宫村就是其中一个古老而有名的道观遗址村。其实,它的雏形只是昏君胡亥即秦二世的行宫而已,这个行宫就修建在今天的二圣宫村,只不过当时不叫“二圣宫”而是叫“二世宫”。清代嘉庆时《咸宁县志·秦疆域图》记载:二世宫,秦时置宫,相传已久。后改为二圣宫出自《咸宁长安两县续志》:清朝末年改二世宫为二圣宫。秦二世皇帝当初建成是作为狩猎时休息和夏季避暑之用的,可见和古圣贤没有半点关系。西汉时此地属皇家狩猎之地的上林苑,唐高宗和武周间宫内建成二圣寺,直至清末改为二圣宫至今。二圣宫古遗址就在二圣宫村小学内,坐北向南面朝鸣犊古镇,至今还有道士主持,供奉着圣人,香火延续至今。当清末改为二圣宫后这里就有了仙气,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道观了,还和不远处的王曲镇南堡寨村的三圣宫遥相呼应着,那供奉道教三清圣人的福祉和灵光自然而然就辉映到它的弟弟“二圣宫”了。怪不得二圣宫村这个权姓祖先早年从湖北当阳周转迁徙至甘肃后,又扭头朝东义无反顾的迁徙至二世宫旁才生根发芽,繁衍生息,出落成如今这个背靠白鹿原,面朝浐河,依山傍水,民风淳朴的二圣宫村落。原来是沾了皇家行宫的浩然之气啊!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的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下来。改为二圣宫后变成了道观,更是世代受着道教始祖老子《道德经》的熏陶,才哗变成如今这个川原相连,土肥水足,人杰地灵的有故事有历史的村落。
2016年元月10日周末,时值三九寒天,应权敏章之约,我们一行二十多人有幸来到了权敏章的故乡长安区鸣犊镇二圣宫村来祭奠其弟权敏利。敏利不幸于三年前在一次集体打井塌方中因公遇难。为安顿亡灵,我们二十余名票友在敏利家唱戏超度,缅怀英年早逝的权敏利先生,追思他的好品德好作为。当听到村书记用诗赋的形式缅怀敏利,表彰生前美德时,全场为之动容和惋惜。感谢权老大给我们一次心灵洗礼的机会,当在村中十字祭奠敏利唱戏时,敏利之子二女一儿哭父的场面感人至深,深深地刺痛了每个参与仪式的受众,大部分人都热泪盈眶,尤其权老大边拉板胡边流泪的情景我将终身难忘,我在他身旁打扬琴受他感染也是热泪盈眶,害怕影响伴奏效果只得强力控制,不敢抬头再看老权,更不敢看对面那个无声流泪的敏利的儿子。人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没到伤心处”。真正的伤心之至是无声的流泪,是内心的翻江倒海,这翻江倒海的骨肉亲情的深度,这亲人之间亲情留恋的深度谁也无法准确测出,只有这无声的泪水会告诉你一切。就像权老大和他的亲侄子那样的此情此景,就像老权夫人给侄子递擦泪纸巾的举动,又像大提琴老孙哽咽哭腔的一句触景生情的话:“老权,我唯一的亲弟弟因病也离我而去,我难过死了”的亲情流露,都像催泪弹一样猛烈的撞击着每个人心底的那根脆弱而敏感的神经!尽管这个敏感神经有着太多的想起自己故去亲人的成分,但此时此刻用亲情营造的浓浓氛围足以告慰权敏利先生的在天之灵了。
这触景生情的情不自禁已经足够说明“仪式感”的重要了。请今后再不要说:“人都死了,过个三周年祭奠还那么排场有何意义”的话了,人生在世把一切仪式都轻易抹去,拿什么去感染教育下一代孝顺父辈?体恤手足?就像今天这一幕感人的场景,你在平时的忙忙碌碌中能体会到这亲情营造的血肉相连般的气氛吗?听说老权给他弟的这次三周年忌日的筹备,已经劳累了一周多了,人力财力倾情付出,不就是为了权门骨肉血脉牵肠挂肚的好门风的绵延传递吗?我很是敬佩他,我为他的兄弟手足之情所感动。他侄子侄女离开了父亲是不幸的,但是有了这个不是父亲胜似父亲的伯父已经是天大的幸事了。
记得三年前的夏收时节,有一次在玉祥门自乐班活动时得悉老权的缺席是回老家给兄弟家收麦子去了,我就深受感动。可能那时就是其弟遇难的第一个夏收,可以想像,他的及时回家是多么的重要,弟妹感动,侄子侄女感动,传递了多好的权家好家风啊!老权用自己兄长的行动无声胜有声的教育着权门下一代,其意义远超过了收获的那些麦子的价值。
我也是长安人,不管走到长安的任何地方,就倍感亲切,尤其是这次二圣宫之行,激发了我考证历史的激情,我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二世宫“抵不过“二圣宫”》是想说一说一字之变的历史今夕:由于秦二世的昏君无能,把自己父亲秦王嬴政风卷残云数十载统一六国打下的江山,稀里哗啦糟蹋得烟消云散。修了个二世宫只是作为狩猎休憩、避暑纳凉之享用。可以想像当时的二世宫一代百姓是何等的蔑视秦二世的不可一世而敢怒不敢言啊!好在经过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到了大汉兴盛,唐朝辉煌,和明清文明的更替,二世宫羞愧的隐掉了那个不可一世的“世”字,才华丽转身成为“二圣宫”。一字之变,世态大变,朝代更替,社会进步,这个有故事有历史的以权姓为主的二圣宫村也是今非昔比啊!此时此刻我们这些秦腔准艺人们,面朝浐河,背靠白鹿原,高唱着古老的秦腔,喜看着村倚公路的便捷,感受着汽车洋房的舒坦,朵颐着山珍海味的快感,远望着鸣犊古镇的生机盎然,不由人遐想着曾经活跃在二圣宫村旁行宫里狩猎休憩的秦二世来,尽管他早已灰飞烟灭,不光彩的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但却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历史遗迹“二圣宫”。那个可恶的秦二世胡亥,是个十足的玩物丧志败家子,他与中书令赵高、丞相李斯合谋,趁其父秦始皇在始皇三十七年时死于沙丘,密不发丧,修改诏书,刺秦始皇长子扶苏和蒙恬将军死刑,立胡亥为太子,继而回到咸阳,袭位成功,成为秦二世皇帝。胡亥谋杀长兄扶苏,不光彩的取得皇位后,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却被那个当初把自己捧上皇位的,那个大玩“指鹿为马”故事杀害丞相李斯的,激起天怒人怨、激化社会矛盾的赵高,无情的玩弄了一把。赵高指派自己的女婿咸阳县令阎乐把秦二世胡亥害死在渭水以北的望夷宫中,连祈求做个普通平民的资格苟活人生的机会都不给就逼迫胡亥自缢身亡了。最终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千万农民揭竿而起,迅速宣告了秦王朝大厦的轰然坍塌。如今,那个可怜的秦二世胡亥早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只留下了一座荒冢坐落在如今的曲江新区春临村西的宜春怨,谓曰:秦二世墓遗址公园。
细想着也十足的可笑,这个昙花一现的秦二世还真是配得上这个“二”字,做的事二,封的号二,不管咋样说这秦二世皇帝,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大名鼎鼎了,堪称二世只此一例,后面朝代的二世均名太宗,譬如唐太宗李世民等,可能历代二任皇帝也忌讳秦王朝二世的迅速坍塌不吉利而为之。我猜想着,秦二世如果在天有灵,看着如今二圣宫村的富足,可能都后悔自己为什么当初不开窍的只贪图享乐,劳民伤财的盖了个二世行宫,当初如果直接盖个“二圣宫”或者“三圣宫”“四圣宫”的多好啊!把更多的古圣贤们请来供人朝拜,最起码也得供奉上太上老君把个《道德经》的光辉撒向民心多好啊!若果是这样,自己祖先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也不至于那么快的葬送在自己手里。历史终究是历史,肠子悔青了也无济于事,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在如今的社会仍然是真理。
联想到老权给自己弟弟有情有义,劳神费力的大办三周年忌日的善举,我就想大声说一声:“二世宫”抵不过“二圣宫”,也就是说“要得天下,先得人心”者才能成为最终的胜者。但愿天下所有的兄弟姐妹都像权敏章先生那样,注重亲情,体恤同辈,视侄如子,努力把二圣宫村的古圣先贤遗风发扬光大在自己平素的善言善举上。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