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读史
一、刘娥窦娥一样冤
幼孤飘蓬色艺兼①,陈仓暗度情爱坚②。
光宗荫亲毋枉纵③,罢黜寇丁掌坤乾④。
才兼吕武有进退⑤,智用贤能无擅专⑥。
狸换恶名传至今⑦,刘娥窦娥一样冤。
二、后来观史要用心
春秋风雨血淋淋,演义戏说乱纷纷。
取舍剪裁纵刀尺,褒贬好恶任墨粉。
有作无时无作有,真成假日假成真。
云遮雾笼各有意,后来观史要用心。
史事解读:
①据《宋史·列传第一》载:刘娥祖籍太原,祖父刘延庆在后晋、后汉任右骁卫大将军,居太原。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此刘家举家迁至成都华阳。刘娥出生不久,刘通奉命出征,牺牲于战场上,家道因之中落,母亲庞氏只好带着襁褓中的幼女寄居娘家。刘娥身为刺史千金,读书识字,学得一手击鼗的谋生技艺,善说鼓儿词。刘娥十三四岁的时候,庞家就把她嫁给一位叫龚美的年青银匠为妾。刘娥姿容秀丽,龚美的妻子不能容她,龚美就带着她到京城开封谋生。龚美手艺出众,又为人和善,善于结交朋友,尤其与襄王府里当差的张耆交好,成为刘娥命运转机铺垫道路。
② 既指刘娥与宋真宗一见钟情,一往情深,屡受阻遏,却不离不弃,长时期暗中来往,终随夙愿;更指刘娥无法怀孕的情况下,宋真宗与刘娥共同谋划实施“借腹生子”之事,以固刘娥后位。宋真宗赵恒(当时还叫赵元侃)为襄王时,尚未册定为太子,时年16岁。因一直喜爱蜀女,为此在王府大选妃嫔。龚美就将刘娥以“妹妹”的身份送去参与选姬。赵恒早就听说过刘娥的美名,很快就如胶似漆。但因刘娥出身贫寒,赵恒的乳母
③刘娥自知出身卑微,因此大力抬高母家,一直追尊加封祖宗:曾祖父刘维岳成了天平军节度使兼侍中兼中书令兼尚书令,曾祖母宋氏最后封到
④刘娥贵为皇后,真宗身体病弱,刘娥协助执掌朝政。朝中权臣反对刘娥掌政的人也不少。寇准、李迪等人以防女人干政为由,要册立十岁的赵祯(即后来的宋仁宗)为监国,实欲以此把握朝政。刘娥协助宋真宗罢免了宰相寇准等人。后来,在罢免寇准等权臣支持刘娥,受到重用的丁谓等人,以为刘娥是女子无见识,欲独揽大权,屡屡专横跋扈,欺上瞒下。刘娥初因为后位不稳不便发作,在查知丁谓的一连串不法举动后,怒不可竭,决心予以清除。当年六月,与丁谓勾结的宦官雷允恭被诛,丁谓也被罢相贬谪。丁谓被贬,刘娥后位巩固。仁宗即位,刘娥升为太后,始和仁宗赵桢一起听政决事,正式垂帘听政。
⑤刘娥是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后人常与汉之吕雉、唐之武则天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因为吕后玩弄权柄,诛戮功臣,临朝称制,排斥异己,封赏宗亲,独断专行,无所不用其极;武后武则天攻于心计,心狠手辣,兼涉文史,临朝听政,改唐称周,登基称帝,任用酷吏,剪除唐室宗亲,其武氏宗族专横跋扈,一直为后人诟病这些恶行在刘娥身上都未出现。
⑥在大是大非面前,刘娥尊重士大夫们的意见,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都得到了她的重用。刘娥日常非常简朴,当初身为皇后时服饰简朴,当了太后依然未改习性。宫中侍女见皇帝侍女服饰华丽,觉得自己身为太后侍女,怎么能被比下去呢?报与刘太后,刘太后不为所动,“那是皇帝嫔御才能享用的,你们哪有这样的资格。”刘太后虽不愿还政于仁宗,却并未想过自立。程琳献图《武后临朝图》以劝进,刘娥亲掷于地,道:“我绝不会做这样的事!”
⑦从明朝流传下来“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说宋真宗的德妃刘娥和宸妃李氏同时有孕,李宸妃先产下皇子,刘德妃妒忌,勾结李宸妃身边内官,把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去皇子,真宗以为李宸妃产下怪胎,把李宸妃打入冷宫,将刘德妃生下的皇子立为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诗歌)西安城北运动公园速写系列
- 下一篇:(诗歌)南郑中学学生毕业三十年聚会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