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长安论坛
  • 西部律师网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安子评书画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本月排行TOP10

        • 社火的习俗
        • 散文:逗社火的民俗(每小平)
        • 散文:社火的起源(每小平)
        • 诗歌:看冯村社火有感(马新…
        • 散文:春节前后的点滴回忆(…
        • 西安市四个公路工程项目签约…
        • 诗歌:长安百景(余建本)
        • 赶大集 蒸花馍 买鲜花 快来…
        • 长安警方为群众完成申领身份…
        • 腊月备年货 年味扑面来 2023…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委副书记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建利
        •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民俗>> 民间工艺>>正文内容

        一个人建成一座“西安城”

        作者:三秦都市报 来源:三秦都市报 发布时间:2008年02月29日 点击数:

        记者昨日见到了一座由10万个组件构成的“西安城”,不过,该“西安城”是用竹木雕刻而成的,长8.3米,宽5.3米,周长27.2米,面积44平方米。虽小但“五脏俱全”,“钟鼓楼”、“城墙”等应有尽有,甚至“钟鼓楼”上悬挂的长0.3厘米、宽0.1厘米竹子小铃铛也清晰可见。

        这座“西安城”是由今年68岁的老艺人,花费23年心血和汗水“铸就”的,他不计报酬,只是为了两个字:爱好!如今,他想把这个巨作献礼奥运会,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西安。该巨作近期将在西安市群艺馆免费展出。

         

        10万个组件构成的“西安城”

         

        昨日下午,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座“宏伟的西安城”,不过,它是一个大型全景微缩艺术品“西安城”。只见该“西安城”长8.3米,宽5.3米,周长27.2米,面积44平方米。而钟鼓楼伫立其中,还有4个大城门,4座瓮城,4座城楼,18处小城门,70个城门洞,44个马面,44个敌楼,4个角楼(一圆三方),2500个城垛子,2500个箭孔;而城楼高17厘米,钟楼高18厘米,鼓楼高17厘米,箭楼高16厘米,城墙高6厘米,均按照大约1∶200比例完成。

         

        “钟鼓楼”悬挂竹子小铃铛

         

        那么,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当记者走近时才发现,原来这个“西安城”是用竹子和木头制作而成的。只见城墙用木头雕刻而成,而四个城门、钟鼓楼却是用竹子做成,做工更精细。再凑近看,才能发现钟鼓楼和城楼都是镂空的,从这边的“窗子缝”可以看到另一边;而城楼下面的城墙处,左右分别开有一扇宽约1厘米、高约两厘米的小门。钟鼓楼和每座城楼的楼角都悬挂长约0.3厘米、宽约0.1厘米的竹子“小铃铛”,这个小玩意是用一根细若发丝的软铁丝挂上去的。记者还注意到,在“南门城楼”的西南角,有一个宽不到1厘米、高不到两厘米的“钟”,“钟”的左右还隔有小片薄薄的木板。据介绍,这件巨作全部按照中国古建筑传统工艺完成,合卯合口,不用钉胶。

         

        只为两个字:爱好

         

        在惊讶赞叹完这样的一个巨作后,我们更惊讶称赞它的制作者。他就是西安市长安区内苑村多年从事古建筑木工活的退休老工人、今年68岁的梁德怀老人。如今的他,两鬓斑白,戴副圆形的眼镜,看起来和善可亲。“我花了23年的时间制作它,就因为两个字,爱好!我太爱这个活了,做不成功誓不罢休。”

        “1985年,我在城墙上搞古建筑做木工活时,产生了亲手做古城的念头,直到1989年才开始制作。”老人说,这个念想缘于他对古建艺术的爱好,而西安明城墙以及钟鼓楼等建筑是西安的标志。“我想我一定能成功。”为此他陆续购买了相关书籍、导游图等,并一次次环游城墙,登钟鼓楼。“为搜集资料,在上世纪80年代上钟楼花3毛钱买了票;为观测城墙,在1989年的一天,用了6个小时环城墙内走完了14公里;一个个地数马面和城垛,观测城墙结构,甚至城墙上的5984个箭垛子上都作了仔细观察。”老人这样对记者说。一下子,23年就过去了,这期间,他用4年时间完成了8000个大组件的竹雕钟鼓楼,用7年时间完成了由数万组件构成的东西南北4座城门、城楼 ,用了近两年时间完成了城墙墙体、角楼、敌楼等。

         

        从身强力壮熬到双腿麻木

         

        “当去年年底我的这个作品完成时,我激动得都哭了!”老人用颤抖的声音对记者说。当年的他才40多岁,身强力壮。但是,自从选择了制作“西安城”,23年后,他两鬓斑白、双腿麻木,经常失去知觉!“他不爱说话,没黑没夜劳作,嘴里嘟囔着尺寸。冬天手脚都冻僵了,夏天身上都是被蚊子叮咬的痕迹……”他的家人这样告诉记者,尤其是到去年,由于长期的劳累,他的双腿都累成了“紫色”,血液难以流通,还是在坚持,后来在家人的劝说下,刚锻炼了几天身体,他又投入了工作。再后来,老人的行为曾受到各方媒体的关注,但老人谢绝了媒体的采访,回到简陋而残破的土屋里不管天寒地冻,也不顾自己体弱多病、眼花耳背,闭门造城。“只要我身体还可以支持,只要我还有最后一口气,我就要做到最后。”痴心不改专心制作,他终于完成了这件巨作。

         

        献礼奥运 让更多人了解西安

         

        “今年是奥运年,世界各地的人都要来西安旅游,许多外国人都为我们的祖国文化自豪,可是我们自己许多人却对西安的古文化不太熟悉,我亲手把‘西安城’做出来也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安、熟悉西安,关注我们的古文化。”老人用朴实的话语这样对记者说。

         

        丈夫23年里只干了一件事

         

        谈起这23年,梁德怀今年63岁的妻子倪利珠泪水涟涟,埋怨的、生气的、更多的是喜悦的。“二十几年来,他只干了一件事。” 倪利珠抹着眼泪对记者称,一年四季,丈夫除了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竹木雕中,其他的事情他都不管。“昼夜不分,经常半夜醒来后他还在紧张的工作,几天几夜连续工作是家常便饭;经常是把饭端到跟前,他正干得起劲,害得我常常给他热饭热几个来回。房子破旧得不成样子,他没心思管。我们每月只有数百元的退休金,也全部投入其中买材料买工具……”倪利珠说,尤其是前阵子,她得了“腮腺肿大”,饭都难以咽下,丈夫却依旧埋头苦干。当时她很生气,吵了一架。“其实,我们家人一直很支持他,只要他爱干,我也高兴,觉得值。” 倪利珠说:“其实,这23年里他干了一件很大的事!”

         

        “夜明珠埋在土里终于发光了”

         

        23年里,对于村里的人们来说,他们几乎很难看到梁德怀的影子,有些人甚至不知道他们村还有这样的人。日前,当他的巨作在村里大场地上一亮相,内苑村的村民们都蜂拥观看。“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村民们这才发现,23年从来不和他们说话、见面、交往的他,居然这么了得!“简直是夜明珠埋在土里了,发大光芒了!”一位姓张的村民对记者说。“我们要敲锣打鼓为他戴大红花,欢送到西安展出,老梁是我们村的骄傲。”

         

        我国首个最大的竹木雕“西安城”

         

        “这是迄今为止我省乃至我国,首个、也是最大的全面雕刻西安城的竹木雕!”西安市群艺馆王升荣馆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不仅深深地为梁德怀老人的执著和热爱西安的精神所感动,而且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当大部分人朝着经济利益的目标而追寻时,他却在清贫中追求着自己的竹木雕艺术,不计任何报酬!而且,在工艺上讲,这个巨作,一刀一刻,细致入微,在我国也实属罕见。同时,这个花费了23年心血所凝聚成的作品,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城市的发展、保护、记忆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

         

        近期将在群艺馆免费展出

         

        “西安的民间艺术家们在艰苦的条件下,用自己的作品构建和守护着我们的精神家园,一定要多关心这些民间艺术家,专门开辟地方展出,要让全市市民都来看看这些作品。”据介绍,这个巨作近期将在西安市群艺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中免费展出。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一农民创作根雕百余件
        • 下一篇:苗春生泥塑系列作品展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