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同时申报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 西安赢在“早”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一个天上人间的美丽错误,造就了一段永恒的传说。近日,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中,陕西西安、山西和顺、山东沂源三地均榜上有名,并列成为“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如果不是“申遗”,不是进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许多人恐怕还很难把西安与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联系起来。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祝、白娘子传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鹊桥会”、“哭长城”、“化蝶”、“水漫金山”等奇幻浪漫的故事情节更是妇孺皆知。除牛郎织女传说以外,其他3个爱情传说早已动手“申遗”,有的已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遗憾的是,西安的“牛郎织女”却姗姗来迟,去年才向文化部递交申请,正式走上“申遗”之路。幸运的是,我们成功上榜。
六地入围三地上榜
牛郎织女这对眷侣被生生分开的命运十分悲惨,这段爱情传说在“申遗”过程中的竞争态势也可以用“惨烈”来形容:11地同时申报,6地同时入围,到最终确定名单时,陕西西安、山西和顺和山东沂源三地并列上榜,呈三足鼎立之势。
此外,河南安阳、河北邢台、湖北襄樊等地也曾向文化部递交申请。早在2006年农历“七夕”,河北邢台就给自己挂上了“牛郎织女故乡”的牌子,并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七夕爱情文化之乡”,由此引起了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之争。湖北襄樊紧接着声称,最早的人神恋爱是发生在襄樊万山的“郑交甫会汉水女神”故事,该故事与牛郎织女传说描述的人神恋爱血脉相连。
[牛郎会织女]
要成为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当然得具备传说中被银河隔开、牛郎织女身处两地的条件。此次上榜的三地条件都很充分:山东沂源县燕崖乡牛郎官庄村对面的大贤山上有个织女洞,建在离地面4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据称此洞建于唐朝,而与其一河之隔的牛郎庙则建于明代;山西和顺县的南天池村附近,与牛郎织女相关的地名有十多处,除已毁的王母娘娘庙、李天王塔遗址外,现在还有牛郎洞、天河池、牛郎庙、织女庙等,这些地名与传说相对应,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故事链。
伫立在我市长安区斗门镇昆明湖遗址两岸的牛郎、织女石像,史料记载是汉武帝为映照天上的银河而立。当地村民世代都把这对“从天而降”的石像当做宝贝,还出资盖起“石婆庙”供奉石像,每年举行相关民俗活动,流传着各种版本的牛郎织女的趣味故事。
西安优势在于“早”
这么多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言之凿凿地摆出各种“铁证”,西安最终“申遗”成功的优势何在呢?实物遗存、史料记载、民间传承就是我们的有力佐证,除了证据确凿,西安的优势还在于一个“早”字。
著名民俗专家韩养民说:“昆明池和牛郎织女石像是汉代所建,《汉书》里多次提到石婆石刻,《西京杂记》也提到了汉代的七夕节。这是中国最早的实物和文字记载,所以‘牛郎织女’的提法祖先早有结论。”而且,关于七夕节发源地在西安的说法,韩养民早在22年前与人合著的《中国古代节日风俗》一书中就提出来了。
政府将开发这一文化产业
为什么大家纷纷来抢“牛郎织女”?这一爱情传说为何变得如此炙手可热?对此,韩养民认为很平常,“就像百花园里绽放的花朵,越是百花齐放越说明牛郎织女传说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广泛、影响深远、受人重视”。
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长傅功振认为,西安为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申遗”比其他地区晚了一步。他说:“西安是古都,悠久而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太多,名人逸事太多,大家反而觉得不稀罕了。像‘牛郎织女’这样一个起源于汉代的文化遗产,对其他省份来说弥足珍贵,他们揪住一根稻草肯定花大力气培养扶植。可西安需要保护的文化项目实在太多,所以难免有所遗漏。”
“申遗”成功之后,今后的路该怎么走?目前,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得到了北京专家与长安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据傅功振介绍,政府将在保护原有文化风貌的基础上,加大对相关文化产业、文化机构的开发工作,建成相关文化展览馆,改造旧有的昆明湖遗址,要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文化旅游景点。
(图片由长安人网站提供)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