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立碑修墓刻不容缓:三座石桥、三位清官、三座坟茔
今日闲暇,浏览网友凡雨做《应给大清官赵舒翘修一座坟墓,立一通石碑》散文一篇,感慨颇深。不觉间竟想起前段时间拿回的一本《三字经》口袋书。闲来无聊,坐于沙发细看一番,心中猛然一惊。感慨言道:“往昔古人不腐,今朝新人不新,书中真金玉良言”随呼来二女说道:“一周之内,若能背诵,每人100块”,一周后二女若能如流,心中大喜。
古时无纸,多以青竹作简,赏善罚恶记录于简,故名青史。于谦《收麦诗》:“更有青史播清名”。青史绵延,清名千古。想如今世风不良,道德日下,理想迷失。万千青年迷茫不知何为正。好在一股打造文化产业,回归传统的思潮席卷华夏,顿时让人耳清目明,浑然一新。
不知何时,神州沃土刮起一股,为古人俢坟,敛今人钱财之邪风。立碑栽树,圈墙卖票。美名其曰:“搞活地方经济,发扬文化产业”。若是清官乡贤,弘扬一股正气,倒也无可厚非。听言:“国之多地为汉奸贪官俢坟,美名:以史为鉴”,更有甚者说要为西门庆潘金莲这些子无须有的人物修碑立传,真乃滑天下之大稽。
前多时,家乡故里东大村为本土抗日名将张灵甫重修坟茔,竟然在网上掀起一波风潮。笔者言,实乃太过大惊小怪。对于这位抗日名将陵园,笔者亲自去过。不觉有何不妥,碑文公正严禁。对于其抗日之功大力褒扬,对于其内战之过也毫不避讳。但不知为何总有人大惊小怪。岂不知这张灵甫的一生,是一本活生生的近代史。
【位于东大的张灵甫陵园纪念碑】
如今之人,虽喜听道听途说,但多不信。自言:“眼见为实”。想哪大禹故里,就在户县。本地先贤不计其数,怎奈历史长河至今,千年光阴,先贤故里早毁战火,坟茔没于黄土,就连其名其事也多华为传说,真假难辨。
想我沣西之地,乃宗周遗存,古长安沃土。自来人杰地灵,先贤辈出。传言则天女皇为消此地灵气,洒下七斗芝麻,扬言此地千年出“七斗芝麻官”。太祖洪武皇帝为了斩断此地王气,修下钟鼓楼震之。岂乃此地灵气过于雄厚以致无从镇压。岂知天道造化清朝风云变幻之际此地反而出了三位位极人臣的大清官。
小丰村距离笔者之家遥遥不足20里,隶属沣西灵沼管辖。村名所来源于本村一位名人:“梁韦陀”。本村原名大丰村,梁韦陀原名梁化凤,乃康熙爱将,英勇善战,康熙赐号:“韦陀”比喻天神。因避讳皇家园林大丰园,而将村名改为“小丰村”。梁化凤位居人臣,官拜江南提督,爵尊“三等男”。亦不忘桑梓故里年少背渡之情。于康熙八年修沣河小木桥为48孔普济桥,相邻感念其恩,美名“梁家桥”造福两岸相邻300余年,1987年毁于沣河洪水,如今只剩残迹。梁化凤死后,被赐衔“少保”,谥号“敏壮”。康熙皇帝敕建坟葬,并御题梁坟茔牌楼上的匾额“与国同休”“勋在旗常”。据载,梁化凤牛东坟茔南北长230米,东西宽60米,共21亩地,四周有围墙,封土圆锥形,高5米,直径23米。墓前有门楼,上书“敏壮公茔”。门楼外有石祭坛,甬道两边有石狮、石虎、石羊、石马,翁仲个一对。再南有康熙御题“与国同休”牌楼。梁公坟茔毁于十年动乱,只留甬道石兽散落四周,若非长辈提及,年轻一辈皆不知此地埋葬一位保家卫国、英勇善战、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位于灵沼乡的梁家桥残迹】
大原村距离笔者之家遥遥8里,隶属沣西马王管辖。村名所来源于村旁的郿邬大土原。清末风雨飘摇之际本村走出一位叱咤风云的大清官。赵舒翘,师从关中名儒柏景伟。清同治十二年中举。翌年又中进士,朝廷任命其为刑部主事。光绪八年后,历任刑部员外郎、湖广司郎中、安徽凤阳知府、浙江温州道、浙江布政使。光绪二十一年升任江苏巡抚。光绪二十三年内召入京,任刑部左侍郎兼礼部左侍郎,次年晋升为刑部尚书,为官一方,声望颇佳。光绪二十五年升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军机大臣兼管顺天府尹事。
赵舒翘为官清廉爱民。在其任凤阳知府时,当地连遭水、旱大灾,其捐出俸银 2000两买救生船、办育婴堂等,并令夫人率婢女日夜缝制寒衣解救难民。在其任江苏巡抚期间,面对日本人无理要求急曰:“吾为朝廷守土,岂可尺寸失也。”足见其民族气节之重。怎奈清末国家积贫难返,清廷的一再退让,不得已将只能对日本人加以限制;执掌刑部任职期间,他秉公执法,平反昭雪过大量民间冤案,敢于抵制朝廷权贵的阻力,将制造冤案的河道总督梅启照和河南巡抚李鹤年及开封府、镇平县一批官员革职论处,其不畏强权,秉公执法,朝野为之一振。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赵舒翘虽身居高官,仍关心桑梓之事,捐俸银2.4万两,将破旧的沣河桥(亦名古灵桥)由木桥改建为石桥,桥长153.2米,宽1.7米, 22孔。桥边有亭,赵舒翘题亭额:“晴连渭树,影射昆池,汉鲸秋卧,周杞春荣。”此桥造福乡里百年,自古为周户长通西安之官马大道。1958年毁于沣河洪水之中,至今残迹可见。
【位于马王镇的赵福桥残迹】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义和团运动爆发,翌年七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赵舒翘随慈禧太后逃到西安。八国联军指认赵舒翘为支持义和团的“祸首”,威逼清廷严惩赵舒翘。慈禧太后屈从帝国主义的淫威,答应其无理要求。把对赵舒翘的“革职留任”改为“交部严惩”,再改为“斩监候”,最后定为“斩立决”。消息传出,西安城内绅民三百余人联合为赵请命,愿以全城人保其免死。更有刀客扬言欲劫法场施救。迫于此情形,慈禧太后不敢将赵公开处死。下诏改为“赐死”,令其在西安家中自尽,时年53岁,其灵柩迁回本村安葬,位于老沣西中学(今长安十二中)门口,文革期间坟茔被平毁,人虽作古,灵桥也只剩残迹,但青天之名千古,桑梓之情犹存。
马务村距离笔者之家遥遥10里,隶属沣西高桥管辖。村名所来源于宋代时此地为渭河四大马务之一驻地。与赵舒翘同时本村也走出一位刚正不阿的大清官,薛允升,本地人称之为薛老爷,进士出身,历任山西按察使、山东布政使、署漕运总督、刑部右侍郎、刑部尚书。执掌司法生杀大权,为官清廉,饱受赞誉。其复审"吕二落水案","江宁周五杀朱彪案"为民昭雪,一时有“青天之誉”。其主掌刑部期间,百姓公誉“刑部衙风为官府之最”。其主审之“太监拒捕杀人案”薛允升无视慈禧太后和大太监李莲英暗示,秉公执法,斩首罪魁,朝野为之一振。正因如此,其官运受阻,被连降三级,愤然辞官。
薛允升叶落归根,不顾年高,造福乡里。出奉银将明嘉靖年间修建的文昌桥进行大修,桥长116米,宽5.4米,28孔。高桥之名也由此而来。日月换新天,十年动乱起迷烟,千古清名不敌历史洪流,坟茔毁于一旦,神道石雕毁于风雨,残留田野之间。
【位于高桥乡马务村的古坟碑石残迹】
好在短暂的迷失不影响人们对廉洁正直的追求,一时的迷茫最终被传统的正能量所替代。应改革的春风,文化产业被列入国家层面,西咸新区的横空出世正是这百年的契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沣西新城终究是一座没有灵魂的城市,一群没有情操的人民是一群没有向往和激情的人民。太远的名人古迹穿插了太多的传说。好在老桥的残迹依然可见,坟茔的方位老人依然知晓,坟墓残存的古建在田野中依然不可见。这些不变的事实是发生在不远的真事,他们的主角就是沣西走出的灵魂。风雨中那些现在还能看得见的遗迹将慢慢消失,重修梁韦陀、赵舒翘、薛允升坟茔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保家卫国、清正廉明、造福桑梓、心怀感恩”难道不是我们追求的东西吗。
不需要青砖碧瓦,不需要占地百亩,只需几株翠柏一通石碑即可,因为我们必须知晓这里埋葬着国家的灵魂,沣西人的骄傲。
丰镐遗子书文与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