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薛志毅>>正文内容

    (散文)我所知道的--黄竹斋和米伯让先生

    作者:薛志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4日 点击数:

    长安韦曲街办双竹村、是块风景秀美、人杰地灵的宝地、现在该村已经成为长安区新的城中村。它交通方便:距西安钟楼十公里左右、距韦曲两公里多。村东边是驰名全国的陕西八大名校长安一中;村西边是周恩来题词的“千古功臣”的杨虎城将军陵园;名传千古的唐代诗圣—杜甫曾住过十三年的地方杜公祠也并列在陵园上方;上方还有樊川八大寺院—牛头寺;村南边是长安一中初中部;长安区廉租房小区;长安盐厂;更有正在兴建的西安地铁2号线南边终点站;村北边则是正在迅速发展的航天产业园。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是好多人也不清楚、在这个并不起眼的村里、上世纪三十年代直到四十年代末、还有两位驰名全国的中医学者、名列陕西头号、二号中医的黄竹斋先生和米伯让先生、从抗日战争起曾在次长期居住、著书立说、为中国中医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竹斋(1885-1960)、原籍临潼人;但他自己生在西安。幼年贫穷、十八岁发奋读书,并以悬壶济人为志、深钻张仲景之术。恍悟仲景三阳三阴之理、贯通经略、六气、六经之旨;自辟蹊径、独具一格、著作等身。解放前曾任《中国医学大词典》主编、中央名医馆编审委员、常务理事;陕西卫生厅厅长。多次为陕西中医学发展和中医学教育的发展奔走呼号、但应者不多。抗战初期、移居双竹村、以窑而居、精心研读医术。解放后为长安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陕西文史馆馆员、五十年代初曾向毛主席上书;1954年为西北医学院中医科主任。1955年调北京中医研究院、独创针灸中药治疗中风偏瘫医案、治疗150例、治疗有效率达91.3%;为一级教授。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曾为苏联、民主德国、越南等国外交人员患者针灸、在这些国家享有盛名。1960年5月16日病逝北京、享年七十有五、葬在八宝山。

    黄竹斋先生目前尚有两个孙子黄冬安、黄平安在双竹村生活,多年前他儿子黄志仁在世时曾送笔者《黄竹斋先生传略》一书、系黄竹斋弟子米伯让所撰。

    米伯让先生(1919-2000),黄竹斋先生嫡传弟子。泾阳人、但是在抗战初期与师傅黄竹斋一起蛰居长安双竹村杜陵原畔的窑洞中、和黄老先生一起深研仲景学说。淹通经史百家,精研岐黄仲景学说,为中医药事业奋斗终生。

    1943年起开业行医。1954年后,历任西北医学院讲师、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陕西省中医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陕西分会副会长,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诸如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的创立,河南南阳张仲景祠墓的修复,陕西临潼秦越人扁鹊纪念馆、眉县王焘墓及耀州孙思邈医德纪念碑的建成,都倾注了他的许多心血和汗水。著作有:《中医防治十病纪实》、《米伯让先生医案》、《四病证治辑要》、《黄竹斋先生传略》、《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米伯让》及整理印行《白云阁本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会通》、《难经会通》等,在中国中医界可谓德高望重,久负盛名。

    米老从上世纪五十至九十年代,多次送医送药下乡,搜集医史文献,热心公益事业,可谓不遗余力。在医事活动之余,参观名胜古迹,还留下数百首古体诗,现根据其诗归纳撰文于后。米老之诗,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既有短律抒怀,又有长篇浩歌,风格典雅,辞章古朴,其情愫跃然纸上,令人钦佩!如叙事诗有“悼念陈毅元帅”写他曾二次为其治病,不幸陈总遭受迫害:英雄自有英雄气,英灵万古永屹立;大公无私立天地,鞠躬尽瘁启后裔。1961年“赴江浙参观有感”:得识群英面,深愧自庸碌。创造新医学,执鞭须更速。1973年“漫游武汉三镇”:缅怀蕲春濒湖业,立言不朽期千秋。1981年冬参加仲景学说研究会成立宣读“再谒南阳医圣祠”:仲景学说万世宗,只因活人功无穷。垂教立法著方论,实践理论效用真。1982年冬“赴新疆参加中医学会年会”:隆冬严寒奔天山,只因边疆杏林暖;祖国医学百花放,继承整理是为先。“纪念我国唐代医学科学家先师孙思邈”:华原为名胜,思邈继医宗;济世活人心,此为孙氏志。以及1982年赴长春参加全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1983年赴南京参加老中医经验成果鉴定会、1986年赴成都参加中华全国中医理事会、1990年赴北京参加全国中医拜师大会等,均有长篇诗作,足见他对中医事业的殷殷关切。

    米老曾在长安双竹村生活多年、他的姑娘米筠就嫁给了双竹村。他的儿子米烈汉是他的中医学说继承人、陕西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中医学专家。

    黄竹斋米伯让先生虽原籍不是长安人、但抗战期间在长安双竹村生活多年、子女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子裔血脉延续在这里,他们也是长安的骄傲。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讲究亲情、友情、爱情的长安古会
    • 下一篇:(诗歌)中国的力量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