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长安区中招与城六区并轨?趋…
    • 理性看待“长安中考并轨”传…
    • 社区帮找回遗失物品 八旬老人…
    • 双节氛围渐浓 社区活动传递节…
    • 政协长安区文化艺术界委员工…
    • 普法宣传进社区 让法律服务与…
    • 西安市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宣讲…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科教长安>>正文内容

    唐名将郭子仪曾孙墓壁画仙鹤栩栩如生

    作者:陈黎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8日 点击数:

     

    墓壁上的十只仙鹤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供图

    昨日,记者从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获悉,去年在长安区发掘一座唐代壁画墓。根据墓志显示,墓主人是唐名将郭子仪的曾孙郭仲文。壁画墓虽然被盗严重,但是墓壁上十只姿态各异的仙鹤,仍然能反映出当时的流行和风尚。

     

    甬道东壁1号人物

     

    墓志显露墓主人身份

     

      记者获悉,这是一个2010年到2011年的跨年发掘项目。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长安区东兆余村村北发掘了一座规模较大的唐代壁画墓。这座竖穴墓道砖券单室墓,平面略呈直背“刀把形”,墓葬南北水平总长12.50米。

      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的郭永淇告诉记者,由于盗扰严重,棺具结构不详。墓主骨架已朽成黄色粉末,散乱分布于墓室淤土中,难以采集。严重被盗导致墓室仅出土塔式罐、玉剑格、石器盖及墓志等随葬品。还在棺床上清理出大量铁棺钉、锈残的铁泡钉及黑色漆皮残迹。

      墓主人是谁呢?墓志显露,墓主人名叫郭仲文,字翊周。他是唐名将郭子仪的曾孙。“检校尚书兼太常卿、赠太尉钊之长子,授金吾将军、知街事。”据悉,他官从三品,任的多为虚职。他后来在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九月一日终于长兴里之私第,享年47岁,其年十一月十二日葬于万年县义善乡先莹之旁。

    虽然墓的拱顶多处已坍塌,难得的是在墓道、甬道入口洞额上、甬道内、墓室内均绘有壁画。

     

    壁画显示当时赏鹤成风

     

      本次发掘出土了具有典型时代风格的壁画,具有一定的审美和艺术价值。不仅有文吏、仕女形象,还有十只仙鹤,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显示出晚唐时期,达官贵人流行的“赏鹤”之风。

      考古工作者给这些仙鹤一一标号。其中,1号仙鹤墨线模糊,身形微丰,站立于水草中,引颈望天长鸣。2号仙鹤体态稍丰,呈站立状,目视前方。4号仙鹤体态稍瘦,身体略上扬,弧尾下垂,双腿略曲站立于水草中……这十只仙鹤有的行进在水草地上作觅食状,有的直立于水中瞪眼眺望,有的引颈望天长鸣,有的喙衔仙草,有的曲颈低头作休息状。

    这十只仙鹤都是单笔勾绘,特别是朱红顶,黑喙和黑腿,正是我国古代描绘为仙鹤的“丹顶鹤”。据悉,云鹤入画,盛行于七八世纪之际的武则天晚期和中、睿宗之世。九世纪,达官文士赏鹤成风,因此这时品官墓室中流行描绘云鹤屏风壁画。

     

     

    发掘现场图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21岁姑娘没户口难领结婚证
    • 下一篇:我们身边的航天科技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